穿裙子的“小先生”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米丽宏 发布时间:2025-09-22 11:46:14

1989年,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山村学校任教。报到那天,秋风飒飒,阳光明丽。一进校门就听见老洋槐树上挂着的铁钟“当当当”地敲响了,蹦跳着的孩子们被钟声催着跑进了教室。

我望向那排红砖灰瓦的教室,看到有学生停在门口向我友好地挥挥手,还有从窗口探出头好奇张望的。学校小,来了新面孔,他们没法不好奇。

我一来就被委以重任,教初三语文课。

那个暑假,我刚读过叶嘉莹先生的故事,心里满是对她的仰慕。她不愿被称为才女,却愿意接受一个古典的称谓——穿裙子的先生。我决意追随她,做一位充满智慧的师者。

山里条件艰苦,但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地方的孩子也不例外;看到学生在周记里写道:穿着连衣裙的老师真美呀!我不禁会心一笑。学校几个女老师都不穿裙子,我不想丢弃我的连衣裙。更希望带着孩子们一起发现美、欣赏美。这种美,不仅在服饰,更在学科,在人情,在大自然。

我站在讲台,讲“友邦惊诧论”,画“中国石拱桥”示意图,跟孩子们一起朗诵……当朝阳破窗,金色光斑投在黑板上,黄澄澄一块,好像成熟的果实;光点映在我的裙子上,有一种华丽庄重的感觉。

黄昏,我喜欢到学校后方的杨树林里走走。那个年月,没有疲倦,全是梦想;如果梦想倦了,找棵杨树靠一靠,这时,杨树便像朋友一样,承接着我的肩膀。树林里有野花,但我从来不采,有花就有花香,我想,只需一开窗,花香就会灌进屋,像我喜欢的诗歌。

我常在树叶的飒飒轻吟里备课、批改,好像村民在耕耘土地。天性里的热爱让我拥有激情、耐心和细心。我把文章的脉络理清,就像把板结的泥土翻松;把词句的意思解释明白,就像把每一个土坷垃捏碎。多好哇,一篇篇文章的微言大义,起伏连绵,徐徐呈现;明天,会有一批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汲取营养、生根、发芽,长成理想中的模样。

常有学生家长来学校叙叙孩子的事。一位学生的爷爷来访,也称呼我“先生”!这老派的、沉甸甸的称呼,让19岁的我一下子红了脸。我慌忙摆手,他却笑得慈祥而郑重,那一声“先生”里,仿佛装着一整个时代的庄重。我忽然意识到,他叫的不只是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是“老师”这两个字背后的身份。那一刻,我仿佛真的触摸到了“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每次上课前,我都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把讲课环节默默演练好几遍,上讲台时,书本已谙熟在心。我腾出注意力和心思,与学生互动交流。我们的课堂总是那么怡悦融融,好似浸润着山草的清甜。

是的,多年以后,我仍怀念那连衣裙飘逸的青春岁月,我和学生一同徜徉在诗意的文学氛围中。

每次度完假走向学校,站在山岗高处,夕阳抚摸着我的脸庞,山风吹拂着我的裙裾。我静静遥望云烟深处的校园,内心温暖而欣慰,就在那里,已有穿连衣裙的同事在等我。我整理一下背包,轻轻向学校走去。


责任编辑:杨小花

上一篇:彩虹下的秋收乐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