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云明
红河,是一条河流的名字,也是一个地州的名字,还是一个县,甚至于一列火车、一包烟的名字。
红河源头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哀牢山脉的龙虎山上,流经云南的大理、楚雄、玉溪、红河四个地州的17个县市和越南北部的12个省,全长1280公里,从越南北部湾注入南海。由于流域多为红色沙页岩地层,再加上落差比较大,水流冲刷严重,河水呈红色,故称“红河”或“红水河”。
对于云南世居的少数民族彝族、哈尼族和苗族等同胞来说,他们对红河有着母亲一样的感情和依恋,他们在红河两岸,临水而居,世代繁衍生息。
去年到巍山县红河源旅游,看到了红河源头的自然之美,毕竟还是第一次站在大江大河的源头上,感慨万千,就写下了一首名叫《红河源》的诗,很快就在刊物上发表。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没有看见跨世纪的冰川,也没有巍峨的雪山、苍茫的草原,只看到了一片湿地、沼泽、蒲草、溪流。大地之肺,孕育和滋养着红河壮美、修长的躯体。这里没有红水河下游暴躁的血性,只有大地的丰盈与温情,清黝、明净、碧玉般的水色,犹如彝家小妹怀春的眼眸……
今年8月,云南省政府网和云南日报网制作并公布16位名家的经典诗句,为云南16个州市的旅游宣传代言作品海报,这16位名家分别是林徽因、杨慎(明)、余秋雨、徐霞客(明)、金庸等。我的《红河源》有幸被选为红河州的宣传海报。看到这个消息后,我激动了一个晚上。写作近30年,终于能与这些古今名家齐名,一起为美丽云南代言,我代言的是红河州,可以说是一生的荣幸。
在整个红河流域当中,自然风光则是以红河州境内的红河中游段最为壮丽。因为在红河上游地区水量比较小,气势不够。而到了越南以后进入低海拔的平原地区,也就没有了红河州境内高山峡谷的风光了。
红河连接着中越、东南亚人民一衣带水的传统友谊,是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条黄金纽带。因此,河水流到越南,也仍然叫“红河”,过越南首都则叫“河内”,中越边境红河出口处则称为“河口”。在我国云南境内,红河流经之地,也有“红河州”“红河县”。
今年国庆,我又去了红河县,主要目的就是去看红河大峡谷和红河边上的迤萨马帮古城。这里的红河,山高谷深,日夜奔腾,水流湍急,给人以壮美而又是秘境的感觉。
红河水从红河县城旁边流淌过,独特的地域和文化孕育了一个不同凡响的马帮古城、侨乡——迤萨民居。站在这座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的马帮古城上,可以俯瞰红河县全城以及红河大峡谷。马帮古城的东门楼以及富商姚肇宗、钱万兴家族等中西合璧的城堡式大宅院在2013年已经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河县迤萨镇,是云南与腾冲县和顺、龙陵县象达齐名的三大侨乡之一。迤萨人在距今100年前的清朝末期,开辟出老挝北部,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市场,相当部分商人为便于生意往来,纷纷在异国他乡设立商号安家落户,由行商变为坐商,由外商变成了第一代华侨商人。
现在,红河县博物馆就设置在马帮古城。这是一座以马帮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以山城崛起、马帮商人、马帮商号、跨国经商、马帮之路、马帮红颜、马帮后代为七个展区,展示了彩云之南深处的神韵。
壮美的红河,它还孕育了石屏书香文化、元阳神奇梯田、建水文化古都、个旧大锡之都的声誉。这股来自南诏古国的血脉,带着红色大高原的记忆,一路劈山穿峡,纳江接河,执着地奔向太平洋的怀抱。面对仰慕已久的大河,突然想到中国人喜庆吉祥的这个颜色。俯身在河床边,双手捧起红河水,在热血般的颜色中感受她的温度和表情,并看出了意料中的期待和真情。
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我可以在一生一世,只热爱同一条血脉。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