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燕) 11月16日,由维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维西县民族文化研究所、迪庆州傈僳族音节文字保护传承发展协会承办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傈僳古文字信息化应用骨干培训在维西县开班。
培训班旨在有效开展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传承普及,培养傈僳族 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骨干力量,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应用能力。培训为 期6天,主要学习傈僳族音节文字识字、傈僳族文化等内容,傈僳族 音节文字专家汉刚授课。来自全省三个州(市)八个县的傈僳族文字工作者和爱好者60余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傈僳族音节文字是上世纪初维西县傈僳族农民哇忍波自发创制、普及和推广的一种傈僳族文字。2018年10月,傈僳族音节文字被认定为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维西县被认定为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发源地。今年6月,由维西县组织搜集、开发的傈僳族音节文字字库,正式进入中华字库,并获得两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同月, 我国在美国雷德蒙德召开的第68次国际会议上提交了《傈僳族音节文字国际标准提案》,并得到受理,标志着傈僳族传统文化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维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班为傈僳族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傈僳族优秀传统文化。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