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智楣
轻轻推开门,留出一道缝隙,6岁的小明偷偷躲在卧室的门后,认真倾听妈妈和奶奶在客厅低声交谈。
四下无声,才刚过晚上10点,小明居住的小区已静得出奇。不大的客厅里灯光黯淡,除了不停闪烁的电视屏幕,一切几乎都是静止的。然而即使电视音量已被调成静音,小明仍听不清妈妈和奶奶的谈话内容。
“肯定有事瞒着我。”悻悻地躺回床上,小明失望地想:“明年我就是小学生了,你们还总把我当小孩。”委屈过后,一股隐隐的不安又开始弥漫在小明心头,他已经快半个月没见到爸爸了。
小明的爸爸在市医院工作,是全市有名的感染科专家,年纪轻轻就当上主任医师,家里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市里表彰的奖状。爸爸一直是小明的偶像,小明曾立志长大后也要做像爸爸一样优秀的医生。
小明知道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自己,可像这样快半个月不回家的情况还是第一次。有好几次,小明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家,妈妈总是言辞闪烁地说爸爸在加班,很快就会回来了。可小明不相信妈妈的话,所以晚上假装睡着后,又起来偷听妈妈和奶奶的谈话,想知道爸爸到底去哪里了。
除了快半个月没见到爸爸,还有一件事情让小明感到忧虑。自从爸爸走后,周围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里每天都会大扫除,即使幼儿园还没开学,妈妈也不让他出门玩,偶尔出门也要求他戴口罩,回来还要洗手换衣服。小明也不想出门,街上冷冷清清的,没多大意思,可整天闷在家里又实在无聊。
“爸爸,你快回来吧,明明想你了。”模模糊糊快睡着时,小明又一次在心里呼唤着爸爸。
已近午夜,李倩轻轻推开小明房间的门,走到床前给小明掖了掖被角。看着小明带有愁容的小脸,李倩很是心疼。这几天,小明一直吵着找爸爸,李倩知道他想爸爸了。事实上,李倩也已经很多天没有收到丈夫的微信留言了。
半个月前,全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丈夫主动要求加入市里组建的医疗队奔赴武汉疫区支援后,李倩就只收到两条他发回的微信。一条是安全抵达;另一条是任务紧,暂不联系。
这半个月来,李倩无论做什么都有点心不在焉,总会不时翻看手机微信,生怕错过丈夫的留言。电视里每天都在播放防疫前线的新闻报道,看着像丈夫一样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医疗物资紧缺,为尽量减少更换隔离服几乎不吃不喝,因长时间穿戴隔离服而压痕深陷受伤的面孔,疲惫不堪随意找个地方就躺下休息的臃肿身影,李倩心里就像针扎一样难受,她既为丈夫感到骄傲,也着急心疼得想掉眼泪。
第二天,家里依旧气氛低沉。晚上小明睡着后,李倩和婆婆守在电视前了解疫情时,却意外收到丈夫发来的一条信息:“一切安好,元宵节快乐!”李倩赶紧回复询问丈夫近况,却再也没有回应。是呀,过了12点就是元宵节,连日的担心焦虑,使得李倩早已忘记了时间,此刻接到丈夫报平安的信息,李倩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电视里抗击疫情的新闻仍在滚动播放。这个初春,为解决抗疫一线的医疗物资,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支援武汉,甚至有许多自发的民间组织也在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捐款捐物,提供休息处所。看着电视里人们为了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连日奔走的温暖画面,李倩突然意识到自己连日来的担心有点多余,丈夫和那些逆行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并不是孤军奋战,他们身后有全国千千万万的同胞在支持他们,等待着他们战胜疫情,凯旋归来。
临睡前,李倩照例走进小明的房间,给小明掖了掖被角。借着窗外淡淡的城市灯火,李倩轻轻摸了摸小明熟睡的脸庞,然后慢慢俯下身耳语道:“宝贝,别担心,爸爸很快就能回家了!”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