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莲
每年5、6月,天气回暖,又到了信教群众的“放生季”。笔者在香格里拉市农贸市场上看到许多群众正在购买大量泥鳅、鲫鱼等鱼类准备到附近水域放生。放生目的是祈福,愿望虽好,但殊不知通过这种无序放生方式,直接造成了迪庆土著鱼类的减少乃至灭绝,因外来物种入侵,香格里拉生态平衡正在遭到破坏。
放生历来是佛教的传统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无序放生、随意放生行为大不可取。当前无序放生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食物链遭破坏、杂交物种产生、基因改变,人为加速动物非自然散布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中甸叶须鱼是香格里拉碧塔海特有的鱼类,因无序放生后,碧塔海水域4种鱼类组成中除中甸叶须鱼为土著种外,其他三种鱼(即鲫鱼、泥鳅、大鳞副泥鳅)为通过放生等活动进入碧塔海水域的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占总物种数75%。为抢救濒临灭亡的中甸叶须鱼,相关部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在小中甸水库,为确保裂腹鱼生存环境,小中甸水库管理局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人工打捞清除外来物种。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府明文规定纳帕海、属都湖、拉姆央措湖、桑那水库、奶子河等多个水域禁止放生,我们应令行禁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界规律、善待生命,正确科学放生野生动物,通过种树绿化家园等更好的方式,维护香格里拉生态系统的平衡,让“世界的香格里拉”永葆山川秀美、鸟语花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