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美食来了

舌尖上的鲜花

玫瑰花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在花潮奔涌的季节里,人们踏青赏花,尽情挥洒。更有唐装汉服的曼妙蹁跹,有长裙短靴的风骚低徊。再加上摘樱桃、采草莓,春的浪漫和瑰丽,被演绎得如火如荼、风起云涌。

然而,这还不够。张狂有余而醇厚不足,惊艳多多而温宛稍欠。若要把这个季节过得甘冽,过得厚重,过得深邃,莫如吃花。

堂梨花和白刺花最是一般。东西南北都有生长,无关生态。细嚼日子的人,总是亲身到野外采摘而不是到菜市场拥趸。山野间新绿满眼,习习春风拂面,三两野蜂伴随,多有趣;下手时花刺纷乱,移步间坎坷艰难,收获时意得志满,多有味。这两种花的吃法是相似的。先焯水浸泡去掉苦涩味,再炒呀蒸呀炖呀,莫不随心。堂梨花香味若有若无,口感清脆微甜,炒瘦肉丝就不错,素而不淡,香而不腻。如果以云腿丁、鸡蛋、淀粉拌成稀糊,煎成“堂梨花饼”,堪称名吃,据说是慈禧的最爱。“堂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是陆游的诗,描绘了春日采堂梨花作祭品的高雅和欢畅,滋味尽在不言中。白刺花,花色白里泛青,青里泛黄,远观细碎,近看雅致,暗香袭远。有消夏清热,养心护肺之功,食药两全。豆豉白刺花、蛋炒白刺花、豆米白刺花汤,都是上上之选。

清代顾太清有“鲜荠登盘乍吐花。嫩苗争长傲春奢”的诗,写的正是荠菜。它虽是大路货,却也是圣品,小看不得。山林里、小溪旁、瓜棚下、田梗边都有它的身姿。采摘以藏花未露时最好,太嫩就微腥,少嚼劲,太老则僵硬,满嘴渣。酱炒肉炖,已然不俗。苏轼则加米、生姜熬制成羹,再浇上生油,取名“东坡羹”,其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他还鼓吹说,“若知此味,陆海八珍皆可鄙厌。”有心人不可不尝。其它如桑葚花、金雀花、玉兰花、油菜花、蒲公英、南瓜花等等,易做味美,一种花就是一首诗,首首是舌尖绝唱。

槐花就不一般了。“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苏轼说它使人们沉迷,自然不是随嘴骗人。槐花开在春末夏初,从时间上看最晚,好东西往往都姗姗来迟。白净如雪,晶莹如玉,是花中奇葩,让你一见钟情。它也矜持,闻之微臭,不许你一把揽入怀中。但只要撸下一把,塞入嘴中,细细品嚼,顿时齿颊生香,津津妙味。于是你就醉了。如果做熟食,先焯水,混入鸡蛋、面粉,微火慢煎成饼,则外黄里嫩,鲜香四溢。槐花食药两用,能平肝泻火,治耳鸣失眠,降脂降压。槐花蜜,就是大家熟知的了。美容养颜,女士最爱,管叫你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槐花和玫瑰花,是美容养颜的“绝代双娇”。玫瑰露、玫瑰饼、玫瑰酒,都让人心心念念,可它几乎没有野生了,可惜。

而我,最钟情海菜花。它生长于鲜活流动的泉水中,根伸成茎,茎如白玉,茎伸成藤,叶如碧玉,叶柄生花,四季绽放。小花心形,黄蕊白瓣,香味清远。海菜花高雅圣洁,水稍污染,就会枯萎。若你在大理,在淡水沟、小湖泊中发现一株两株三株,甚至四株五株六株,那你有福了。清炖凉拌,酸辣点缀,口味皆鲜爽脆滑,又清肝明目,养肺降压。若你水里寻它千百度,难见芳容,也不必懊丧,毕竟它身份高贵,不是抬头不见低头就能见的。现在栽培多了,餐馆里还是有的,叫“龙腾碧海”或是“龙凤呈祥”。

春日春风动,春来百花生。不负春花,你的人生会更细致、更充实、更厚重。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0-06-24 ●杨启彦 文图 ■美食来了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14134.html 1 舌尖上的鲜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