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美华
单位通知明天去下乡,当晚简单准备了笔记本、相机等用品。
早上七点准时出发。恰逢国道修路,车辆缓慢前行,车后扬起长长的尘土。
经过约摸半个时辰的颠簸,便分道进入通乡油路。山势渐陡,道路崎岖,贫瘠土地上特别耐旱的荆棘丛生在路边,半山腰上阳光炙热地烘烤着大地,泛起的气浪撩拨着蛰伏已久的植株,纷纷扬絮抽条,绿满枝头。蔷薇花开,野丁香蓄积能量含苞待放。就那么一丝空气飘进车窗,都散发出淡淡幽香,这是高原山区十分寻常的野刺花。
我们同行几人中,经历各有不同,术业也并无旁通,同室共事,总还是有不少谈得拢的话题。盘桓在山间的道路蜿蜒着伸进云端。车窗外道路两侧已由荆棘变成了翠绿的落叶松、冷杉、云杉、铁杉等,溪流也清激见底,常识告诉我,快要进入林区了,可以观赏期待已久的杜鹃花了!
还是女同事眼尖,在我们谈兴正浓时,刚刚还沉睡的她显然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了,大声呼叫着:“杜鹃花,杜鹃花!”
映入眼帘的一簇簇花朵,有白色、粉红色、红白相间的,白得纯净,红得艳丽,缕缕微风徐徐拂来,她便娇羞似地一株株嵌入绿色的森林中。
驻足良久,看罢朝阳中吐出花蕊的杜鹃,虬曲的树干经风见雪,愈发盎然!我们坐上车,迅速赶往村子,去迎接新的一天的工作。
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另一侧的村庄,天空中还飘洒着如丝的细雨。
今天一名经营葡萄酒庄的外商要前来考察葡萄基地,为了表示尊重,我们早早赶往瓦卡。雨天的道路恰似洗涤过一般干净湿润,车窗外静谧的景象特别诗意。因是首次在工作上与“老外”打交道,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在晨光中顺江而下,右侧的江水浑浊跌宕,震吼得耸立千仞的峭壁更显刚劲。田地间苞谷舒展的狭长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茁壮向上的茎杆贪婪地吮吸着“天公恩赐”。雨天让人神清气爽,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我们一行沐雨踏勘了线路,之后就近在一处农户家中等候客人从邻近县赶来。
可能是文化上的差异,一般接待要将主宾双方的行程及途中考察地点预先一一相告,但这一次,电话里除了知晓客人已从德钦县城出发之后,在很长时间内便杳无音信。使得我们非常焦急,又不便冒昧去打扰,只有静静地等侯。
午后三时,电话打来,告知客人已过奔子栏。我们赶往交界路边迎侯他们。远处驶来一辆布满尘土的越野车,见我们车辆开着的应急灯和一字排开的车辆后,对方打开车门,高鼻梁的“老外”率先兴冲冲朝我们走来,身边跟了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士。女士见我们都在用异样的眼光打量老外,不知如何交流时,她主动报了家门,顺势把“老外”作了一番介绍。我们方才知道老外叫迈克森。
行至田边,见有葡萄树丛,迈克森毫不顾及同路的主人,只见他大长腿健步如飞,狂奔而去,嘴里讲着叽哩呱啦的外语。翻译略显年迈,神态疲惫,跟上迈克森时已气喘吁吁。迈克森一会儿手摘葡萄叶,一会儿钻到密丛中拨弄茎藤,又或低头仔细探究葡萄果实疏密,翻译说迈克森想了解海拨、土壤、栽种时间、转色期、病害防治、采摘时期、日照时长、降雨量、平均气温等等专业参数。前后近一个时辰的实地考察,他终于停歇下来,斜靠在葡萄架上。
征得迈克森同意,我们一同驱车前往70公里外的因都坝。面对成片的葡萄地,他显得异常的兴奋。
沿途,我们还盛情邀请迈克森参观了扎西尼玛农酒庄,这时,迈克森对酒庄的钟爱和商人的机敏睿智尽现,像是要把整个与酿酒相关的数据都问个明白。我们外行单从举杯这一握姿就足可见他对葡萄酒的热爱。迈克森握住杯身下端,娴熟地晃动着酒杯,不时优雅地品啜起红酒。他的确找到了感觉,像是回到家里一样自在,来回穿梭在作坊里,一头扎进对酒故事的探寻中。末了,竖起硕大拇指,连声赞道verygood!
迈克森考察葡萄基地。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