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婚”字由来

● 卜庆萍

结婚之“婚”字,由“女”和“昏”组成。凡字皆有因缘,那么结婚的“婚”字,与黄昏的“昏”字有什么瓜葛呢?

古代婚礼当中,迎亲时间与现在相同。早晨迎亲时,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离开新娘家前,新娘新郎分别向父母、岳父母叩拜道别,大花轿六人、八人、十二人抬为佳。

新娘到男方家后,由新郎女眷打开轿门请下新娘,再由男方一位有福气的长辈(也多为女性),将一打成同心结的红绳带交给新郎新娘。二人互牵着红绳带走进礼堂,但忌踩门槛。门槛代表着门面,新娘一定要从门槛上跨过去,并由女童手持铜镜照在新郎新娘身上,以求幸福圆满。拜堂是婚礼的正式部分,在古代,拜堂一定要在黄昏进行。

拜堂仪式由司仪在堂前主持,新郎新娘站列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乐起,礼成。

礼后第二日早晨,新娘新郎一同拜见新郎的父母,新郎也要将家里的所有亲属介绍给新娘,然后新郎新娘向长辈奉茶。第三日,新娘和新郎合祭祖先,新娘便正式成为了这家人,婚礼正式结束。

婚后,新郎还要准备谢媒人的钱,叫做谢媒礼,也可以闹媒人等表示感谢。这是古代婚礼,婚礼过程与现在基本相仿,但拜堂时间大有差别。

据史料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

古代一直有“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时分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结婚”的婚与“黄昏”中的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06-18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1802.html 1 “婚”字由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