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纪录片的灵魂是文化

● 王维铸

纪录片是指讲述、记录或者研究现实世界的影视作品。纪录片所表现的人、地点、情况与实际情况一致。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无可争辩、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艺术魅力,去影响、激励和启迪受众。纪录片独特的秉性使之成为了真实世界记录、文化传承、文明传播的重要手段和体现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明确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纪录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大文化力量,好的纪录片能被广大受众认可,能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其观点思想能得到受众的认同,究其原因,其灵魂是文化,其魅力来自于文化,其生命力来自于文化。

一、纪录片的灵魂是文化

关于纪录片的灵魂,业内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说是故事,有的说是细节,有的说是真实。持故事是灵魂的观点认为,优秀的好片子一定要吸引人,必须得有好故事,要围绕故事来展开,故事要讲述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启迪受众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生价值、社会文明等的有益思考;持细节是灵魂的观点认为,纪录片以纪实为主,不可以有虚构之处,对细节的表现和要求就非常重要,导演的工作素养及能力,整个团队对主题的把握,最终都需要通过发现细节、挑选细节、表现细节来实现;持真实是灵魂的观点认为,纪录片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作为拍摄记录的对象和表现内容,必须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性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三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纪录片的故事性、精细化和真实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故事性对增强受众吸引力有帮助,精细化对表现主题有好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但都不是灵魂,笔者认为,对于纪录片来说,文化才是灵魂。优秀的纪录片一定要有好故事,有了好故事,能增强趣味性,能引人入胜,但好故事最终还是透视出文化来,无论是人文精神、生态文化、历史文化还是其它的什么文化。纪录片的细节表现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精密工程”,关乎整个片子质量和水准的关键因素,但这些素养和技术活,每一个环节都听从于文化的指挥。纪录片离开了真实性就失去了生命,但是要让这个生命绽放得精彩,就要有受众所认同的、倡导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来滋养。

二、纪录片的魅力来自于文化

纪录片拍摄制作周期长,一部好片子从策划、各种准备、实地拍摄、后期制作到成片,精神和物质的成本都较大,其中的苦乐只有自己知道,且收回成本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就是这么辛苦,但仍然有大批的影视人无法拒绝那种“风雨后见彩虹”的独特魅力而乐此不疲,纪录片受众也一次次守望荧屏,尽享大餐。纪录片依据现实生活,进行真实记录和创作,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其独特的思想文化表达方式,引发受众各种思考和想象,散发着无穷文化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主题素材所反映的文化内核,来自于影视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文化功底,尤其是编导的素养及能力,文化对作品表达方式、手法甚至对拍摄内容的取舍、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以及美学风格的体现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而所有这些汇集起来,就是纪录片的风采、个性或差异,最终决定了纪录能否与受众产生共鸣或思想碰撞,这就是纪录片的迷人之处、魅力所在,其根基就是文化。

三、纪录片的生命力来自文化

纪录片的生命是真实,真实要是没有文化滋养,纪录片就会因为没有生命力而长不大、长不好。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纪录片就是因为缺少文化滋养而没有很好的长大。早在1895年12月,在巴黎卡普辛大道咖啡馆的印度厅公映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影片,就是纪录真实生活景象的纪录片,虽然真实,但缺少文化滋润,较为小众。此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和蔓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纪录片这棵小树也如鱼得水,蓬勃生长,迅速长出政论、时事报道、历史、生活、人文地理等许多枝干,结出了《中印边界问题真相》《拼搏》《漫游柴达木》《舌尖上的中国》等累累果实。事实证明,纪录片在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下,才能得以茁壮成长,文化赋予的这种强大生命力如同水、如同空气,悄无声息体地现在声画兼容的纪录片视听空间里。纪录片的形象生动、意味深长、耐人回味是因为文化;纪录片能对事物敏锐地观察、对生活深刻地感悟、对社会深度地洞察、对人生理性地思考也是因为文化;纪录片在带来视觉和听觉享受的同时,还能带来揭示超乎现实生活的普遍意义和特殊价值还是因为文化。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07-27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2571.html 1 纪录片的灵魂是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