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落实党代会精神 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

● 州文旅局局长 高翔

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态势分析

优势分析

1、和谐稳定的环境优势

香格里拉文化中最精髓的是“和谐”理念,全州境内26个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近年来,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总目标,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为迪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丰富多彩的资源优势

全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集雪山、峡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风情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处的“香格里拉”胜境,是云南省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区,拥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马古道”4大知名旅游品牌,被誉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明珠。

3、特殊重要的区位优势

迪庆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滇西北、川西南和藏东南三大热点旅游区交汇地带,是云南通往西藏和四川涉藏地区的北大门,是由川藏入滇连接东南亚、由滇入藏走向南亚的重要通道。

4、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迪庆立体气候明显,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多个气候带,形成了“一山分四季”的典型立体气候特点。同时迪庆州生物多样性突出,森林覆盖率较高,拥有众多独特的珍稀动植物类型,构成了其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

劣势分析

1.理念思维和服务意识的短板突出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发达州市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缓解,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不够解放,理念思维比较落后。

2、基础设施短板突出

虽然迪庆香格里拉机场已开通十多条国内航线,丽香高速公路目前已通车,但与发达地州相比,我州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旅长游短”问题仍然突出。

3、产业经济短板突出

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迪庆旅游集团资产负债率高,投资进度缓慢,旅游招商引资成效不高。全州景区景点建设与高品质旅游产业业态尚有差距,吃、住、购、娱等各业态发展存在着特色不突出、文化挖掘不够、小而差的问题。

4、旅游人才短板突出

迪庆文化和旅游人才较为匮乏。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不足。旅游经营者虽然有实践经验,但普遍缺乏行业知识,无法及时把握行业动向和市场需求,满足游客需要。

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初步构想

1、完善整体策划建全规划体系

策划指导规划,规划落实策划。建议在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及全州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小中甸片区(阿布吉、天宝雪山、千湖山)、梅里雪山片区的开发建设,推进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抓紧落地“七望梅里”设想,将梅里雪山打造成为全州引擎型、品牌型景区景点(一是借助德钦县城的搬迁,实现老县城片区功能转换,与梅里雪山实现一体化开发;二是做好文化植入,讲好“香格里拉”故事;第三,优化游览组织方式与业态设置,抢抓云南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机遇,立体化开发,沉浸式体验,突出圣洁养心之旅,突出户外康体运动之旅;第四,积极探索是否设立由中央直接管理或中央与省级政府共同管理的国家公园体制。

2、加快品牌创建

加强3A级景区的储备与4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迪庆州目前拥有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5A级景区1家(迪庆香格里拉普达措景区),4A级景区5家(迪庆梅里雪山景区、虎跳峡景区、迪庆香格里拉松赞林景区、香格里拉蓝月山谷旅游区、迪庆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景区),3A级景区2家(迪庆霞给藏族文化旅游生态村景区、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景区)。根据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要求“2年内迪庆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15家以上”,存在9个以上差额,任务艰巨,且4A级景区必须在3A级景区满一年以后方可申报,故建议加大3A级景区的评定工作,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创建4A级景区潜质的景区景点,建议重点考虑独克宗古城、哈巴雪山、白水台、纳帕海、塔城田园综合体、攀天阁田园综合体、天生桥、小中甸花海等景区景点。将梅里雪山景区、巴拉格宗景区、虎跳峡景区升级为5A级景区,将香格里拉市打造成为世界旅游名城。

3、丰富品牌形象

在现有的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各县市、各景区特色以及市场需求特点,丰富“香格里拉”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产品与市场的良好衔接。如山东省2008年推出了“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形象,在此基础上,2018年该省按照建设旅游强省目标,提出了“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我州可参考借鉴。

4、转变开发理念,提升全州文化旅游产业软实力

从产业属性来讲,旅游业属于软产业范畴,在国外,一般以非物质消耗与人事费用的总额同产值的比例作为产业软化率指标。其中,软化率指标低于40%的产业称为硬产业,40%—60%的产业称为中软产业,超过60%的产业称为高软产业。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传统的粗放式、高强度的硬件投入受到极大限制,同时也增加了景区运营风险。在此背景下,我州应充分依托自身丰富多彩的生态资源、动植物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运用创意创新、信息服务、技术知识、研发设计等手段,实现景区产品软化、体验软化、管理软化。

5、加大宣传营销

推进编制《迪庆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宣传营销规划方案》,充分发挥好旅游宣传营销的引领作用,实施旅游客源市场拓展工程、旅游产品组合包装工程、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工程、智慧旅游营销创新工程、旅游全域协同推广工程、旅游渠道促销整合工程,掀开全州旅游宣传营销新篇章,实现全州旅游品牌形象强势崛起,唱响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全面提升迪庆州旅游形象在国内外客源市场的知晓度、向往度、美誉度和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迪庆旅游,推动迪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州将积极依托自身独有的优势与机遇,按照“自力更生与赢得支持”相结合的理念,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省经济文化新格局,投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不断补齐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各项短板,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优化营商环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必将把迪庆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撑全州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11-17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5486.html 1 落实党代会精神 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