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谷雨习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有“雨生百谷”的意味,也是播种移苗的好时节。相传,这个节气的由来与仓颉造字有关,也有民俗专家表示,谷雨只是一个节气,围绕它展开的习俗不是很多,而是比较日常生活化。

这个节气与仓颉有关吗?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轩辕黄帝时,仓颉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史官,最初以结绳记事。有一次,他跟随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的各种野兽的踪迹向仓颉讲解,如何据此判断野兽的去向。仓颉受到启发,依类象形创造出文字。当时天下正遭受灾荒,仓颉造字感动了上天,就下了一场特殊的“雨”,落下数不清的谷米粮食,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谷雨”。相传,他去世后被安葬在家乡。此后每逢谷雨,当地会举行拜仓颉的庙会等活动以示纪念。

雨生百谷,滋润万物

实际上,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谷雨也不例外。它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量增加,气温迅速升高。田中的秧苗初插,一些作物也是新播种的,在雨水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

谷雨时节农事忙

就民间风俗而言,谷雨习俗也与农事活动有一定关系。据民俗专家介绍,谷雨不是节日,所以,围绕这个节气展开的一些习俗,会显得比较“日常生活化”,而且极具地方色彩,没有普遍性。

比如,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繁衍很快。过去,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希望能驱凶纳吉。这一习俗在山西、陕西一带比较流行。

(来源:中新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4-15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8998.html 1 谷雨习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