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又是一年立春时

天长日暖万物生,又是一年立春时。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和生长。在传统的文化中,立春有着吉祥温暖,充满希望的寓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接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从立春开始,阳气初升,万物复苏,人们可以感受得到春天的气息渐渐变浓了,柳树开始发出新芽,河里的冰逐渐消融。

据史料记载,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数千年来,有着厚重的民俗历史和满满的仪式感。

传说,春神叫做句芒,同时也是草木神和生命神。春神的形象是人面鸟身,主持春事。江浙一带一直以来都有立春的前一日举办迎春活动的习俗。人们抬着纸扎的春神句芒,一路浩浩荡荡地出城拜山。

江南一带逢迎春日,必然鼓乐暄天,人群拥挤。多地都在做“抬阙”“地戏”“打春牛”等活动。而立春日前后人们也会在窗户上贴上“耕牛”“飞燕”等窗花,或者贴上“春风得意”“春光满院”之类的对联。

在我国北方也有立春踏青的习俗。

据《晋书》中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来到郊外,游春赏景。到唐宋时期,则尤其盛行。《旧唐书》中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上至天子和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踏青已经非常盛行。宋代的王安石在《天童山溪上》一诗中写道:“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对踏青之喜爱跃然纸上。

立春,作为四立八节之首,风情无限,引得历代文人骚客雅兴大发,写下无数篇脍炙人口的诗词。

宋代诗人白玉蟾在《立春》一诗中曰:“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寥寥几句,将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东风送暖,梅枝头的雪渐渐消融,仿佛一夜之间春天就回来了,花草树木开始蓬勃生长。

元代诗人杨维桢在这个美好的节气里,被繁华的盛景及淳朴的民风所感染,随即写下了别有一番欢乐韵味的《嬉春体》:“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走向南邻觅酒伴,还从西墅买花枝。陶令久辞彭泽县,山公只爱习家池。宜春帖子题赠尔,日日春游日日宜。”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生之际在于勤,就让我们在这个风新日暖的时节里,立定目标,勇往直前,跟春天一起生长,蓬勃。

● 赵吉胜/文 和丽瑶/图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3-02-03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4855.html 1 又是一年立春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