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维西县塔城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群众”的嵌入式发展模式,着眼农旅融合,着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村群众走上了靠乡村旅游致富的康庄大道。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塔城镇将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强化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坚持党建为核、稳定为基,着力建设新塔城“新五区”。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将始终以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塔城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为引领,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着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乡村品质。进一步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以党支部为堡垒,充分发挥维西县东大门交通区域优势、激活民族特色细胞,塑造新型绿色品牌,着力打造地方旅游资源品牌。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建全覆盖,以高质量基层组织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民族团结样板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为目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活动,着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法治基础,着力构筑“党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格局,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把民族宗教领域问题隐患排查、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等工作纳入网格工作范畴,推动“党建+网格+民族团结”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提质增效,不断巩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成效,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塔城常开长盛。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多元文化体验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将按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植根历史文化沃土,持续深入挖掘塔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族文化、珍贵的非遗文化、和顺的宗教文化,发挥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塔城多元文化吸引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架设文化服务平台,以贴近基层的服务方式,推动党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让传统文化底蕴浸润基层阵地,提升基层阵地文化内涵。同时,做到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把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送到群众家门口,筑牢群众文化自信的根基,着力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腊普河畔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将以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紧紧抓住塔城镇被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契机,全方位多维度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建设,找准塔城作为“香格里拉的后花园、维西的会客厅”的定位,着力将塔城打造为东入维西的门户型观光旅游重镇。采取党员带头、群众紧跟、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能人带动引领作用,以分片规划、分配实施、分部发展的方式,在各党支部党员中,把能带动、有干劲的党员率先组织起来,统一设计布局,把原有的自用房进行民宿改造,切实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高山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气候优势,以“公司+产业+农户+田园农庄”的模式,开发优势农村产品和旅游消费产品,群众直接参与并能从中受益。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将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充分发挥塔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塔城之路。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县”战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塔城实际,探索建立“党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组织青年力量,彰显青年担当,共建美丽家园。积极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塔城团委卫生入街道”等党团联建活动,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争当绿色先锋,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构筑生态文明建设坚强堡垒。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开展“守护腊普清流碧水”行动,为腊普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持续发力,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奏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进一步巩固省级“绿美乡(镇)”创建工作成效,扎实推进“绿美塔城”建设,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毫不动摇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着力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切实规划好生态大米、中药材、林下产业等绿色品牌发展路径,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经济为民造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塔城。 (维西县塔城镇党委 供稿)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