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个热心肠,可在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做事极其拖沓,与父亲简洁明快的做事风格相去甚远。
姐姐家住在省城,小时候母亲领我去姐姐家,几个小时的旅途奔波后,终于下了长途汽车,再改坐52路公共汽车,几番周转后,终于到了姐姐家。
公共汽车十分拥挤,忽一拨人下去,忽一拨人上来,谁也顾不上多瞧谁一眼。刚上52路公共汽车,屁股还没暖热座位,母亲就急急地拉着我走下去。以为到姐姐家了,我满心欢喜。一路赶来,又累又饿,心想,终于结束旅途之苦啦。谁知,母亲在路边停下来,说还要再乘52路公共汽车。我满脸疑惑。母亲告诉我,刚才为了给一位年轻人让座,故意下车的。她发现那年轻人跛脚,腿有毛病。我立马不高兴了,不停地责怪母亲:“想让座就直接让呗,用得着下车吗,这又是何苦呢!”我埋怨母亲做事拖泥带水,母亲却说:“如果我们一弱一小把座位直接让给那个年轻人,他肯定不会接受的,即使坐下了,他心里也会不舒服。我们下车了,这样他才坐得舒心。”
还有一次,我跟母亲去超市买东西,付了钱,母亲却不走。我不耐烦地拽母亲:“快走吧,我上学就要迟到啦。”好大一会儿,超市老板转身离去,母亲快步走到收银台,对服务员说:“刚才你多找给我50元钱,现在退还给你。”服务员这才明白,她把母亲付给她的一张面值50元钱,当成100元了。我又气又觉得可笑,本来极简单的事,竟搞得这样复杂,当时把钱退回去不就得了。
我开始反感母亲的做事方法,不由自主地拿母亲与父亲作比较。我喜欢做事干练。每每父亲与母亲意见发生分歧时,我总是站在父亲一边。可后来的一天,却突然改变了对母亲的看法。
那天母亲领我逛街,遇到了那家超市的收银员。收银员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感动地说,找个工作不容易,那次,如果母亲当着老板的面,把钱退回去,她会被辞退的。
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悟到了母亲的处事之道。
◇ 卜庆萍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