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纳帕海观鸟记

观鸟爱好者在纳帕海边观鸟。 (杨涛 摄)

殷著虹

2024年元旦刚过,我受香格里拉观鸟节组委会邀请,便从昆明启程,来到香格里拉市参加活动。别开生面的“香格里拉市第六届冬季国际观鸟节”开幕式在纳帕海边举行。山光水色的景致,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中外宾朋,也让成千上万的候鸟们在歌声中展翅飞翔、在喜悦中欢畅游荡、在欢声笑语中翩翩起舞。

主办方负责人在开幕式上热情洋溢地介绍道:“多年来,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为越冬候鸟迁徙提供了优质的栖息环境,随着人民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不断提升,湿地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纳帕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也成了香格里拉最佳旅游打卡点。”

第二天,观鸟活动拉开帷幕。冬天的清晨,纳帕海天寒地冻,仿佛美丽的风光被霜雪凝固成了雕像,可就在我为观鸟犯愁时,一轮太阳从雪山上升起,七彩的阳光融化了霜雪。当纳帕海周边的藏族民居屋顶升起炊烟,云蒸霞蔚顿时让山光水色充满了生机,一时间这方湿地沉浸在了雪后初霁中。我们寻觅着不知是从水面还是草滩上传来的鸟鸣,只见一群群海鸥在蓝天白云下歌唱、一群群野鸭畅游在波光粼粼的湖中、一群群斑头雁此起彼伏地放歌在辽阔的草滩上……

专家告诉我们:“从每年深秋开始,到纳帕海越冬的200多种候鸟从天涯海角飞临此地,虽然它们的迁徙路线不同,却在这里共同享受着自由。纳帕海保证了它们的食物来源。”这时我才知道,在240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竟然拥有5万多只候鸟,其中有不少属于珍稀鸟类。这一栖息地成了野生鸟类“大杂居、小聚居”的乐土。

此时,观鸟爱好者们都希望能发现珍稀鸟类。就在我们朝天空眺望,环顾水面、草滩时,突然有人兴奋地叫了起来:“快看,有黑颈鹤。”顺着那人所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群黑颈鹤扇动着宽大的羽翼从远处飞来,它们平展地伸开双翅向下滑行,待接近水面时,两腿猛地向前一伸,便稳稳地落在浅滩上。

黑颈鹤,在香格里拉被视为吉祥鸟。它属于飞行涉禽,体羽灰白色,前颈、飞羽和尾羽为黑色,头部裸区呈暗红色。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黑颈鹤,它们俊秀的形体、高雅的神态、翩翩的舞姿惊艳于天地间。

我仔细观察发现,黑颈鹤无论是低头觅食,还是戏水游玩,抑或上岸栖息都是成双入对的。鸟类专家说:“黑颈鹤属于群居的候鸟,但它们始终遵循‘一夫一妻’制,对爱情忠贞不已,雌雄相依相随、不离不弃。一旦有一方不幸离世,另一方则独守终生。”此时,我看到一只孤零零的黑颈鹤在草滩觅食,就在我为它担忧之时,天边飞来另一只黑颈鹤,转眼它们兴高采烈地尽情欢舞,接着传来一阵鸣叫。

在纳帕海的另一水域,聚集着一群黑白相间的野鸭,一位摄影记者说:“那不是一般的野鸭,它是被称为‘熊猫鸭’的斑头秋沙鸭,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泳姿逍遥,成双成对。有的戏水取乐,有的潜水捕食,有的欲飞又止,看得出它们是在尽情享受着冬日阳光的爱抚。斑头秋沙鸭的外观很漂亮,头顶的长羽向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这是我第一次在纳帕海见到这种鸟儿,心想我国这一特有珍稀鸟类,如今也成了纳帕海的常客,甚是难得。

正观赏着斑头秋沙鸭,远处突然飞起一对大鸟。鸟类专家介绍说:“那就是珍稀鸟类——黑鹳。”黑鹳的脚和喙呈红色。羽毛黑白分明,头颈等处羽毛泛着金属光泽,犹如身着霓裳羽衣。它们在空中飞舞的姿态异常华美,恰似在表演华尔兹。据了解,黑鹳在欧洲、亚洲、非洲都有分布,但在我国的数量只有1000多只。为此,我希望这一濒危鸟类成为纳帕海的常客,成为我们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几天的观鸟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候鸟知识,结识了许多鸟类专家,更加领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我想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香格里拉会持续提升纳帕海的保护力度,纳帕海定将成为从天南海北飞来的候鸟们的理想家园,成为它们安生养息的崭新天地……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3-14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2819.html 1 纳帕海观鸟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