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老赵的惬意生活

杨洪程

夕阳挂在西山头,那暖暖的金色光辉洒向大地。小河旁、树荫下,童颜鹤发的老赵弓着腰挥舞着银光闪闪的锄头,将一粒粒玉米种子植入肥沃的土地,动作娴熟,轻松自如。

“老赵,歇歇脚,抽支烟!”沿着小河边散步的老张向老赵打招呼。像往常一样,散步的老张总爱歇下脚,跟老赵说天道地,抚今追昔。放下锄头,老赵将准备好的海绵垫子放在一块石头上,两人一起坐下,开始了谈天说地。

“老赵,你今年79岁了吧?你看我比你小一轮,但精气神还不如你,真羡慕你。你有什么健康秘诀?”老张问。

老赵笑呵呵地回答:“我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吃得好、睡得香罢了。前几天,我儿子陪我到医院体检,医生给出的结论是:血压、血糖、血脂正常,体重符合标准,身体健康!”

“哎,我的问题就是吃不好、睡不香,血压高、血糖高,身体差。”老张感叹:“年轻时不注意健康,到老来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是啊,“吃得好、睡得香、身体好”是老赵的福气!那么,这福气何来?在跟老张的交谈中,老赵道出了“吃得好、睡得香、身体好”的“密码”。

老赵仅上过小学,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性格乐观开朗。改革开放前,他是生产队的一等劳动力,靠挣工分过日子。改革开放后,老赵干劲十足,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养猪养鱼增加经济收入,成为当地响当当的“万元户”,日子富足而且舒心。时代在发展,生活也跟着发生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16年,老赵家的承包地因城镇扩容先后两次被征收,老赵家成了失地农民。

老赵夫妻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成家后在小镇开了一家烧烤店,女儿在医院当护士,结婚后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看着儿女们成家,事业有成,老赵夫妻品尝到人世间的甜蜜。老赵经常对朋友说:“我们家三代同堂,儿孙们成了城镇居民,就剩下我们老两口是农民了。儿子、女儿都很孝顺,多次叫我们老两口跟他们一起生活,但都被我婉拒了。我对他们说:‘只要能动,我们就自己生活,不拖累你们。我只希望你们好好工作,好好培育儿女。’”

时间一天天过去,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赵因“失业”而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心里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支撑,成天六神无主,脸上也失去了往日的笑容,身体每况愈下。儿子见状,很是担心,不止一次劝说道:“阿爸,我介绍你去参加门球协会,跟老年人打门球,散散心。”听了儿子的劝告,老赵带着老伴加入了门球协会,每天按时到门球场学习打门球。然而,不管怎么努力,老赵总是不能融入门球队,更找不到生活的“舒适区”。

太阳从西山头翻过去了,余晖随之渐渐散去,大地灰蒙蒙一片。此刻,老赵和老张谈得正欢。老赵说:“按理说,政府给了我们家征地补偿费,我们老两口不劳动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也许是我的命贱,离开了土地心里就空落落的,浑身不自在,吃不好、睡不香,身上长了许多赘肉,走急了点就气喘吁吁。我儿子带我去医院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偏高、胆固醇超标、血压偏高、体重超标。医生建议:勤锻炼、少食油腻食物、少食盐、禁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看来,人闲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就像有人说的一样,无所事事是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离开门球队后,老赵开始寻找自我感觉良好的“舒适区”。他把目光锁定在小河边的坡地上——三块“镰刀形”的偏坡。这三块“镰刀形”偏坡就在老赵家被征用的耕地的旁边,从未开垦过。

老赵开垦三块“镰刀形”偏坡地的工作是艰难的。第一个难题是与有关部门协商,借用坡地种庄稼。第二个难题是如何把偏坡地改造成“镰刀形”梯田;第三个难题是如何把贫瘠的偏坡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良田。

面对困难,老赵一点也不怕,相反,他在克服困难中找到了生活的“舒适区”,全身充满了干劲,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第一年,老赵用辛勤的汗水把偏坡地改造成“镰刀形”梯田,种上了荞麦,花了110个工日;第二年,老赵将山基土从附近山上背到他的“镰刀形”梯田,并种上了玉米,用了112个工日;第三年,老赵在继续改良土壤的基础上,用塑料管把小河水引到“镰刀形”梯田,用了121个工日,实现了旱涝保收。这一年秋天,老赵获得好收成,三块面积加起来1.5亩的“镰刀形”梯田产出玉米1200斤、蚕豆420斤。之后,老赵的“镰刀形”梯田肥力逐年提高,产量不断增加。随之,老赵的身体也逐年硬朗,脸上随时挂着灿烂的笑容。去年,玉米产量达到1400斤,蚕豆产量达到430斤。

晚风轻拂,杨柳依依,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芳芳。老赵和老张谈得正欢。“老赵,现在家家户户都吃大米、麦面了,你生产出来的玉米和蚕豆拿来做什么?”老张问。

“拿来喂鸡!”老赵回答得干净利落,“我和老伴有分工,我种玉米和蚕豆,她在家里种蔬菜和喂鸡,我们家每年养100多只鸡。养鸡就有鸡粪。鸡粪是最好的肥料,有肥料庄稼就长得好,用农技专家的话说就是良性循环,绿色发展。”

老张接过老赵的话说:“你们吃的全是绿色食品,好羡慕你们!”

老赵不无自豪地说:“现代人追求的是环境高颜值、产品高品质、生活高质量。我们生产的鸡、鸡蛋和蔬菜除了我们自己食用外,还给儿女们一些,既丰富了他们的餐桌又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说到这里,老赵话锋一转,谈到了国际国内形势:“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罢必须自立自信自强。这几天,美国大打关税战,对我们国家极限施压,但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有什么可怕的,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解放初期,我们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东方不亮西方亮,跟美国做不成大豆生意,我们就跟巴西等国家做,我相信党中央一定能带领我们打赢这场关税战……”

老张边点头称是边问:“老赵,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事情的?”

“怎么知道?就两条:一是每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必看。这可是了解大政方针的窗口啊,只有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才能做到心明眼亮,说话做事才有准星;二是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影视片必看,电视剧《大决战》我就看了5遍。这可是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啊!有了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富足,我们就能吃得好、睡得香。”老赵回答说。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5-12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1216.html 1 老赵的惬意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