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云
(上接2025年5月19日第四版)
告别金色的童年,走进初中大门,我如愿以偿地在江边老家上了中学。当辛苦的农活与学业双重压力袭来时,我才恍然惊觉,曾经跟着小姨在城里读书的日子竟是那般珍贵,顿悟总在事后,人生多是后觉。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阿妈总会安排我和姐姐干各种农活,而那些轻松的活计,比如放牛放马都落到了弟弟身上。我和小姨宝芳只能偶尔通信,每次收到她的来信,我都要反反复复读上好几遍,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止不住。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当初她逼我读书时藏在那严厉背后的良苦用心。每到过年我还是能收到“宝芳牌”手工毛衣,少时放学归家,总被她唤住绕毛线。那时只道是孙猴子遭了紧箍咒,被千丝万缕捆得动弹不得。过后竟发现那时那事那情景才是温馨的浪漫和美好的幸福。
我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尝试都是小姨托举和成全的。在昆明上学时,小姨只要到昆明出差都会来学校里看我。第一次逛黑龙潭公园、第一次去螺蛳湾商场买衣服、第一次住星级酒店、第一次吃铁板牛蛙、第一次买唇膏和文胸……这些人生初体验,都因小姨的呵护而镀上了温暖的光晕。有一次,小姨到昆明看病,她轻描淡写地说,在迪庆体检结果不太好,州医院的医生怀疑有癌变,所以到昆明复检。那时在我的认知里,只要有“癌”就是生死攸关、天塌地陷的事,我每天夜里都会从梦中哭醒,恍惚间都是悲伤,我自责和愧疚于还没有对她好过,还没有报答过她的恩情,她还那么年轻。好在几天后检查结果说无大碍,慢慢吃药治疗就好,我松了一口气,笑意从眼底漫上来,怎么也收不住,搞得加妹和素珍摸不着头脑地询问原因。
多年后,随着大侄女苗苗的到来,我也成了“亲爱的小嬢”。如今,我已经是个阅历丰富的资深小姨了。我爱苗苗,珍藏了一块她的有奶香味的尿垫,还有她的涂鸦,她的小衣服、小裙子,也记录了许多她成长的点滴,她小时候吃喝拉撒睡和屎尿屁在我看来都是可爱的。成长中,几乎每个假期我们都在一起,一起去山上捡蘑菇,一起去旅游,一起玩耍……
初中三年,苗苗还是我的学生,初二开始她有点小叛逆,总让我感到头疼,但比起我当年简直不值一提。临近中考时我很焦虑,怕她考不好我没法向阿姐交代,我和小姨宝芳提起心里的担忧,她淡淡地说了一句“当小嬢是不容易的,是不是?”话音未落,我心里一酸,原来最懂我这份操心的,正是当年同样为我操碎了心的小姨。苗苗十八岁生日,我将亲笔撰写的成人礼致辞,以硬笔书法精心誊写,装裱成框,作为给她的成长贺礼。苗苗给了我一个深情的拥抱,她又一次说:“小嬢,以后我养你……”
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蓦然回首,才明白小姨宝芳对我是一种怎样用心的爱。我竟然到这个年纪才懂她的不容易。
我的前半生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生节点都有小姨宝芳的参与,不必赘述。寸草难报春晖,我给她的报答却太少太少。小姨宝芳不止我这一个侄女,随后进城上学的侄儿侄女也越来越多:艳丽、宗艳、宗石、春喜、佳佳、莉莉、阿华、松涛、阿林、冬春、阿云、阿倩……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子侄们工作成家,结婚生子,时时处处都有她的关爱和付出。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个周末,她家里都有一两桌学生吃饭,几乎每个节假日,都有侄儿侄女在读书学习。宝芳和建民的守望是那样坚实绵长,他们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关爱着、影响着、温暖着我们……
我想小姨宝芳一定很爱很爱她的每一个姐姐,所以才会对我们这么好。宝开、宝莲、宝英、宝兰、宝芝、宝芳,每一个“宝宝”都熠熠生辉、本质芬芳。我想我的阿公阿婆也一定很爱他们的女儿,血脉里流淌的深情,是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照亮生命的魂灵,潜移默化,循环复始,让传统中国家庭的生机始终闪耀着人性美的微光。
清明节回老家上坟,我发现宝芳和建民已鬓染风霜,他们给我们讲一起去旅游的见闻经历,特别讲到去北京时侄儿丽中周到地接待,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记忆里,他们极少有过真正的二人世界,在侄儿侄女、弟弟妹妹们一个个长大工作成家后,他们又照顾老人、陪女儿、带孙女,时间好不经用,仿佛一转眼就过完了前半生。清明时节,春风吹绿柳,时雨润桃红,老家祖坟边的红籽树枝繁叶茂,已然成了参天大树。我不由得感慨:亲人就像一棵树,每个人都如树枝般向各方延长,但不管朝向何方,大家都始终连着同一片土地下的根须。
我用这么多文字描写小姨宝芳,就像用一块最大的布料做衣裙,语言的针线只缝出了轮廓,但还没做出围腰和袖套,没绣上花朵,没点缀珠玉,没补上内衬。好在时间还赠予我们爱的延续,让我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与期待。我的小姨陈宝芳是总能让我在后来的日子顿悟爱的真谛的人。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许多往事,而今回首,每一帧都是不可复制的绝版。那些幼年时获得的最纯净和真挚的温暖,映照出小姨宝芳不同于常人的细腻和善良。她是我生命底色里那抹温润的光,不耀眼却恒久,仿佛早已注定要照亮我们这一世的亲缘。
曾经有一天我一觉醒来,发现清晰地记得自己做过的梦,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根无名指,从小姨宝芳缺了无名指的关节处长了出来,指甲根有鲜润的月牙儿,柔指纤纤,上面还戴着一枚璀璨夺目的宝石…… (完)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