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努力构建新时代廉洁文化浸润格局

高鑫 沐子权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这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唯有以文化启迪心灵、以廉洁浸润精神,方能构筑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清廉长城,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德根基。

文化基因中的廉洁密码: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翻开中华文明的典籍,“廉”字始终如星辰般闪耀在民族精神的苍穹。《论语》中孔子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比喻,道出了先贤对廉洁的崇高追求;《孟子》中“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的警示,揭示了廉洁与人性修养的深刻关联;唐太宗以“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的警示,将廉洁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在红色文化中,廉洁基因同样熠熠生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拒收故乡亲友赠礼,以“恋亲不为亲徇私”的准则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廉洁标杆;周恩来总理制定“十条家规”,将廉洁齐家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这些红色基因经过淬炼,已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鲜明的精神底色。

自我革命的廉洁答卷:在守正创新中永葆本色。党的百年奋斗史,本质上是一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廉洁史。从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清新气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反”“五反”运动的雷霆之势,再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重塑党风政风,我们党始终将廉洁作为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这要求我们以廉洁文化固本培元。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逐步构建起“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教育机制。

政治生态的清风正气:构建清朗政治空间。新时代廉洁文化以“三不腐”机制为框架,正在构建清朗的政治空间。当“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当“八小时之外”监督延伸,当“清廉单元”建设覆盖社会各领域,廉洁文化正在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护网。在制度设计上,新时代廉洁文化注重系统施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理论武装、纪律教育、家风建设等八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各地创新推出“廉洁风险防控图”,将权力运行流程可视化,让廉洁风险点无处遁形。这些实践表明,廉洁文化正在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可评估的具体标准。

社会风尚的廉洁底色:浸润文明新气象。廉洁文化如春雨般浸润社会肌理,催开文明之花。在江苏南通五山地区,廉洁文化主题公园通过“清风长廊”“品廉亭”等景观,将廉洁故事融入市民生活;北京“清风北京”融媒体矩阵,运用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形式,让廉洁教育“活”起来。这些实践突破传统宣教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化传播,让“清正廉洁”成为全民共识。在社会治理层面,廉洁文化正在重塑公共秩序。上海市将清廉企业建设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广州市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等,当清廉企业成为市场主流,社会生态正焕发崇廉尚洁的新气象。

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融合发展的多维探索。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高地,需坚持“三个融合”的方法论。一是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融合:既挖掘传统廉洁资源,梳理历史文献、文化经典中的廉洁思想,又注入数字文化元素。如浙江省运用AR技术复原古代清廉官员事迹,深圳市开发“廉洁文化数字体验馆”等。二是党内教育与群众参与融合:既开展“廉洁微课堂”“青年廉节”等党内教育活动,又打造“清廉戏台”“廉洁文化夜市”等群众参与平台,如成都市将廉洁文化融入川剧表演,实现寓教于乐。三是制度约束与文化熏陶融合:既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又增强“不想腐”的文化自觉,如中央组织部开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典型宣传,让勤廉兼优先进事迹成为鲜活教材。

(作者分别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载《云南日报》2025年6月23日第7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6-25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2155.html 1 努力构建新时代廉洁文化浸润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