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父爱的纪念碑

佟雨航

下乡家访,弯弯曲曲的山路不禁让我想起父亲当年开山凿路的往事。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大山沟里。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弟弟、我和哥哥,年龄分别是9岁、10岁、11岁。因为村子里没有高年级的学校,所以小孩子读完小学三年级后就要到山那边的镇里去上学。

从村子到镇上要翻过五座山梁,行程八公里,用时三小时,而且山路又窄又陡,路上石头又多。因此,很多孩子念完小学三年级家长就不再让他们继续读书了。虽然父亲和村里其他孩子的父亲一样不识字,但又和他们不一样,他坚决让我们哥仨继续读书。

就这样,我们哥仨每天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有一次,弟弟上学途中踩在了一块小石头上崴了脚,脚脖子肿得厉害。又一次,我在放学路上被一块石头绊了个大马趴,磕掉了两颗门牙。还有一次下大雨,我们走在山路上,哥哥因为在边上护着我和弟弟,脚下一滑险些滚到山涧里。于是,我们仨一起向父亲提出不想再去镇上学校读书了。

“你们为什么都不想去学校读书了呢?”父亲问。“上学的路实在太难走了,上学简直就是在上刑!”我们向父亲诉说了上学路上遭遇的种种危险。父亲沉默了片刻,抬起头说:“不读书怎么行?不读书的人将来是不会有出息的。孩子们,你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读书!”然后,父亲又说:“你们放心吧,路难走的问题爸爸来解决。”

自那天开始,父亲放下手里的活计,开始开山凿路。然而,以他一己之力,开山凿路又谈何容易。每天早上,父亲很早便吃过早饭,然后带上铁锤、钢钎、铁锹、锯子、镐头、撬棍等工具,来到山上锯灌木、凿石头、铺石子。父亲喜欢树,明明可以取直少修一段路,但为了不砍伐哪怕一棵小树,宁可多付出一些辛苦、多绕上一段路。凿石头是最累人的,一锤子一锤子地凿,一天下来,父亲的胳膊都红肿了,但他歇息一夜后,第二天忍着痛继续一锤一锤地凿。凿碎的小石子,一锹一锹地铺在路面上。

一天、两天,半年、一年……山路弯弯曲曲地向山的那边、向镇子的方向延伸着。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父亲终于把村子与镇子之间的山路修好了。山路曲折陡峭、坑坑洼洼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甚至骑自行车都很平稳。我们高高兴兴地走在父亲为我们修的山路上,一边走一边唱,嘹亮的歌声在山路上空飞扬飘荡。父亲看着我们兴高采烈渐行渐远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八公里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洒下了父亲的辛勤汗水和殷殷父爱。至今想来,我们依然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在敬佩父亲的毅力的同时,更为这浓浓的父爱深深感动。这条蜿蜒的山路,是一块父爱的纪念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8-18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3197.html 1 父爱的纪念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