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钦旅游诗札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2-26 14:14:23

德钦的山水有灵性,与游览者心志相通。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官员百姓,不分民族地域,以亲临梅里雪山、瞻仰卡瓦格博为平生一大快事。近年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到德钦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年均人数超过全县人口数倍。游人中通晓文墨者,触景生情,写出各种文字,刊发于各类报刊。其中以中国传统诗词写成的旅游诗,尤其引发读者兴趣。他们笔下的德钦风物,令人眼花缭乱,心仪神往。

我喜欢读古体诗词,尽管欣赏水平还有待提高,却不时试笔学写旅游诗。这不仅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是我排遣晚年生活、陶冶情致的一种手段吧!我的感觉是一经进入状态则旁念俱息,而乐在其中。对古人今人的旅游诗,每见必读,日积月累,也搜集到不少。当然,对旅游诗的搜集,亦有侧重,内容多为德钦题材。那里毕竟是我生活了30年的第二故乡。现摘录部分赏析,权作引玉之谈。

牛焘(1795年-1860年)云南丽江人,清道光乙酉科优贡,博学多才,垂暮之年曾有德钦之行。他一路领略风光,亲历当地风俗民情,有感于心,即付吟咏。其中,律诗《抵阿墩三首》计32行,收入上世纪八十年代赵银棠先生选编的《纳西族诗选》。开篇写阿墩(德钦旧名)自然地理环境:“山关碧玉似环城,天作穹庐四壁撑。”极目可见德钦景物跃然纸上。“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秋晴塞外盘雕鹗,夜静村墟惊虎狼”。这无疑是旧时德钦种种荒凉景象。由于民智未开,此间旦暮只听到:“鼓角声中喧梵吹,貔貅队里踏蛮讴。”对此情景,不禁引发诗人感慨:“此地宾鸿飞不到,冷蛩唧唧寄孤鸣”。抒发忧民之思,远超出“游山玩水”的乐趣。更可贵的是他对这个现实却有着积极的愿望:“倘使文翁留蜀久,腥膻何必不芸香。”这里借用汉景帝时文翁为蜀郡守大力崇教兴学的故事,说明只要有识有志之士能长久治理这个地方,开发民智,教育人才,则“腥膻”之地又何尝不能放出芳香呢? 牛焘游览德钦还写过一首《墩关漫兴》,有“莫道居嫌夷俗陋,此中丘壑有潜蝌”的感叹,道出了诗人希望改变边地的现状,解除边民疾苦的炽热心肠,这样的思想感情是难能可贵的。作者在写景物时借用典故见志明心,且音调铿锵,格律谨严,值得一读。

清同治庚午科举人李玉湛(1827年-1887年)素有“日记千言,下笔惊奇侪辈”的之誉。李玉湛壮年出游德钦,它在市场上见到有名无形的货币折算“墩市洋”,店主与客商同经营分成的“牙用”方式,甚为惊讶,赋诗赞曰:

日中为市走摩肩,货殖何曾见一钱?

彼此有无物抵物,淳风尚是古皇前。

应该看到此时写于一百多年前,身为士大夫阶层的作者不去附会民族歧视的浊流,却以满腔的热情,用纪实手法夸赞德钦市场的繁忙和淳朴民风,绘制一幅茶马古道交易图,这样的旅游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今商业贸易尔虞我诈是无情地讽刺。

清末民国年初,汉学兴起,升平镇有私塾教课子弟,教材以古体诗为主。于是,写诗填词在民间流行。出生升平镇的学者钟秀生(洛桑嘉措)早年曾写过一些古诗,可惜已随岁月流失。他生前还谈到夏瑚出任阿墩弹压委员期间(1907年-1909年)常以诗表达情志,抒写当地风光民情,对当地学人影响很大。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文人出身的德钦设治局局长陈纪(西洛嘉措)以古诗与同仁唱答,流入市井。如《七绝·咏雪》:

一夜山村景物肥,千门桃符映霏霏。

农家终岁闲日少,但借醅炉留春归。

老一辈文化人的诗词内容广泛,大气中不乏旅游题材。居于斯地,热爱斯地,转化为心灵颂歌,也是必然。

德钦境内的梅里雪山,位于藏区八大神山之列,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傲立群峰之巅,如王者气度非凡,赢得世人赞誉。近年来旅游者纷至沓来,他们以精美的图像和文字把神山自然与宗教景观的珠联璧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少有感而发的诗篇还被游人广为传诵,引起反响。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感动最深的几首不妨录之共赏。

梅里雪山(七绝)

静悟禅机岁月长,仙云缭绕匿容光。

缘来偶现神峰顶,为有相知赐吉祥。

作者孔祥庚主政玉溪市多年,颇有建树,尤其抚仙湖治理被人民称赞。2008年,孔书记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巴吉才同游梅里雪山,以此诗相赠。诗虽写景,实则抒情,与江巴主任共勉,为官品之明鉴。兴致飞扬,则笔下酣畅。著名学者、云南诗词终身名誉会长张文勋教授称:“若孔君之诗,情志之诗也。”(张文勋《读孔祥庚〈云根诗词〉》)面对神峰仙云缭绕偶现容光的机缘,境静而心静,终于从诗韵中找到了诗意的诠释:“为有相知赐吉祥”。《七绝·梅里雪山》堪称旅游诗的典范,令人读后体悟不尽,不忍释卷。可见旅游诗既要写景,更要写情,以景寄情,借情写景,而相得益彰。读这样的诗,不仅从中领略到山川情趣,更能感受到一份真挚的情爱。

梅里雪山行(五言古风)

太子高万韧,澜沧落千寻。亘古无人迹,

俯仰欲断魂。哈达迎远客,奶茶寄深情。

藏胞如兄弟,伴我冰川行。峥嵘石头怪,

崎岖鸟道通。幽谷松涛远,不知山几重。

杳杳佛光影,磊磊玛尼经。清溪弹秋韵,

牧笛动边声。峰回路亦转,冰塔耀日明。

琼林拔地起,变化本无形。英雄卡格博,

大海神女峰。脉脉含情峙,巍峨入苍穹。

玉带裹银铃,狂飙扫长空。斯洽明永洽,

碧野飞双龙。极目天低处,霞染夕阳红。

缭绕弦子袅,徜徉画图中。归来兴未尽,

不觉暮色深。相约明春见,再叩神山门。

此诗作者令狐安,内蒙古人,1994年秋,时在云南省委书记任中,到德钦视察期间沿明永冰川上行到太子庙、莲花寺址,归来意犹未尽,写成《梅里雪山行》。果然诗如其人,情深而语实,景真而意明。主人“哈达迎远客,奶茶寄深情。”他称“藏胞如兄弟”,“归来兴未尽”。于是“相约明春见,再叩神山门。”至于对神山景致的描绘,莫如图画。琅琅之音,以真实的感情,铸成真实的诗句,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边疆少数民族兄弟的一往深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故其诗感人尤深,为旅游诗增添一抹亮色。

“相约明春见”。令狐书记许下诺言,于1996年春又到迪庆,可惜未能“再叩神山门”,却在维西写出了惊国人的《访贫有感》。诗中写“深山”所见,故归入旅游诗亦可。因诗人在迪庆仅留下二首旅游诗,故纳入本文欣赏。

访贫有感(七绝)

茅顶泥墙旧板床,面青肌瘦破衣裳。

春城一席红楼宴,深山十载贫家粮。

此诗发表时,有作者题释曰:“前两句得于云南迪庆州维西县”。作者在该县一傈僳族村庄调查,“看到村民围火塘席地而眠,全家只有一口锅和几个碗,很受震动,以后方知这个现象在云南民族特困地区有一定代表性。”“联想到一些盛宴时一掷万金的情景,续作了此诗的后两句。”我乃一介书生,与《访贫有感》的作者连擦肩而过的机遇都没有,岂敢妄评他的大作。不过既是文艺作品,凡看到它的人都可以指手画脚一番。愚以为,一位党政要员,能见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言,出口无忌,实为罕见而鲜闻!我十分赞赏著名诗家张文勋先生的点评:“此诗一出,震动诗坛,其故何哉?盖以其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反映真实,故不胫而走,脍炙人口,此等诗句出自于‘封疆大吏’之手,尤难能可贵。”(《序〈情系云南〉》)难怪人人爱读,处处弦诵。但是,有人硬要把文学作品与“红头文件”划上等号,对此诗发出针砭指责。还是云南文学评论家说得好“春城一席红楼宴,深山十载贫家粮。这是可以成为经典的诗句。令狐安离开云南这么多年了,可是我们永远记得这两句诗,因为这诗句,我们也会永远记得他这个人。”(宋家宏《新体诗与旧体诗的对话》)还值得一提的是,领导干部写诗,由于他们阅历和特殊经验的关系,使得他们笔底呈现了与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关系的特殊指向,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历代诗歌,特别是古体诗词中高尚的品质(诸如杜甫、木公体察民情的诗)。

维西傈僳族地区的贫困现象,解放后一直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以期早日让傈僳族同胞脱贫致富。早在1985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庆典活动期间,前来祝贺的全国人大民委主任石筠、云南省副省长刀国栋,“看到群众生活贫困景象,使他们心理震动很大,从而加深了对维西这个特困县的印象。”(李汝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的经过》)文艺有它的特殊功能,写诗可以言志抒情,但不能代替一切。题外话,就此打住。

出生在香格里拉金沙江畔的杨世光先生,是云南当代著名诗词家。他热爱故乡,常有迪庆之旅。每次回归山水,总仰制不住灵感灵性,也便有了不息的诗情。他认为:“诗是有情物,诗言志,志也是情,有情则诗灵,无情则诗枯。”(杨世光《金沙集》自序)兴之所致,则笔下淋漓,写旅游诗岂能例外?迄今他已出版绝句律诗集4部,其中书写德钦景物的计有:《北望太子雪山》、《奔子栏》、《噶丹东竹林寺》、《秋过白茫雪山》、《梅里雪山》、《德钦晨雾》、《飞来寺》、《过茨中教堂》等十余首。诗人见景生情,寓物咏怀,深深感染读者而引起共鸣。随手撷取二首录之一赏:

德钦晨雾(七绝)

晓来白雾扑窗帷,如絮如烟熏薄衣。

恍觉天香添我翅,朦胧阵里欲升飞。

飞来寺(七绝)

何处飞来一翼然,半山凭险俯雄川。

翼尖双对神山雪,我欲骑之上雪巅。

“天香薰石”、“飞来神石”为德钦奇景。前者指夏秋时节晨雾飘洒入屋,后者则是有关飞来寺的建寺缘起。独特而神秘的物象和传说,巧然与作者的意旨情感结合而成为诗中的意象单元,不觉间引领读者与之神游。世光先生的旅游诗和他的其他诗作一样,讲究传统格律和时新内容的妙合,被诗词界称道,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迪庆是诗歌之乡,从古至今出过不少诗人。是梅里雪山造就了他们,三江之水滋养了他们,赋予了他们无比的灵性。如今活跃在诗坛的各民族诗人中,和泰华、杨善徵、杨正文、王珍奇、刘腾龙、杨玉麟、朱剑峰、吕宝成、和耕、杨立昌、陶玉华、赵如呈、崔学勤等人,以古体诗见长,有的早已迈进了古稀之年,却“不知老者冉冉将至”,而以笔耕为乐事。由于有这样一群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而充满艺术才情的热心人的努力,传统诗词的传承充满希望,独树一帜的旅游诗也将会不断继承和创新。(杨增适)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