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觉醒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2-14 14:55:00

—改革开放唤醒的独克宗古镇

“雅祥、雅祥、雅雅祥”(好啊、好啊、真正好啊),这是香格里县拉独克宗古镇居民由衷的感慨和赞誉。改革开放三十年,古镇独克宗迎着朝霞,一步步走向发展和前进。这里面,凝聚着历届香格里拉县县委、县政府的执政理念,更离不开古镇居民的努力与奋斗。

  一、古镇背景

  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早在8000多年前,独克宗古镇这一区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磨制石器,岩画......展示了遥远的祖先们对这一区域的开拓,莽荒中燃起了一堆堆智慧的火光。距今近3000年的石棺墓葬遗址这一文化现象,向我们揭示了独克宗这一区域人类群体的发展程度及原始宗教文化对远古先民们生产、生活的支配。秦汉至唐,独克宗先民的社会活动已零星闪烁于汉文史籍,独克宗区域与内地的联系日益频繁。唐朝初年,吐蕃王朝崛起,独克宗古镇逐为吐蕃屯兵重地,各民族间的交往更加紧密、频繁,极大促进了独克宗古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此,独克宗古镇逐步演绎为沟通东西南北交通枢纽,茶马古道要衢。在祥和与宁静中商贾云集,互充有无,经贸文化源远流长。元忽必烈革囊跨江,驻军独克宗古镇,设茶罕章宣慰司。独克宗古镇第一次迎来了中央王朝驻军,第一次置于中央王朝直接治理,遂成国家御敌用兵重镇。元明时期丽江木氏土司逐步拥有对香格里拉(原中甸)区域的管辖权,采冶业遂之发达,商贸业更加繁荣。在各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中,独具魅力的独克宗文化形成。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驻兵独克宗古镇,并筑独克宗土城,最终确立了独克宗古镇为现香格里拉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各民族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独克宗古镇的交通重镇地位更加巩固。雍正四年勘议香格里拉县界,人民安居乐业。雍正五年废止中甸鼓铸钱文,为香格里拉区域与内地货币统一之举,从根本上解除了商贸交通梗阻。雍正十三年,于大中甸(独克宗)、格咱、尼西、小中甸、江边设义学五馆,从此呀呀雏童诵诗、经之声飘游于香格里拉的天空,遂称归化。

  历史向我们一步步走来,公元1936年5月1日,一支前所未有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进入独克宗古镇。短短十几天,独克宗文化中又注入了新的元素: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解放、社会发展......。各族人民祈祷红军平安、所向披靡,渴求人民军队再驻独克宗古镇。公元1950年5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师一二六团进驻独克宗古镇,中甸县和平解放,12日中甸县人民政府成立。1957年9月13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从此农奴翻身、人民解放,独克宗古镇步入辉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照耀下,通过国家大力扶持,香格里拉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独克宗古镇分享着国家强大、社会繁荣、人民解放的成果。但也因特定的历史原因,作为滇西北商业重镇、交通枢纽的独克宗古镇在发展与进步中其历史文化韵味曾逐步淡化、萧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古镇在寻求发展的冲动中蹒跚前行。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也唤起了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人代代相传世为谋生手段的商业萌动。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委、县政府适时把握时机,将旅游业作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古镇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2001年至2005年,香格里拉县委、县政府花大力、筹巨资重新修复独克宗古镇,打造古镇精品。2005年,独克宗古镇入选中国最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古镇。古镇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沛着深厚韵味,幸福、快乐、满意写满了古镇居民的笑颜。曾几贫困的古镇居民进入了小康,并向新的目标奋进。温故而知新,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发展的历史中饱含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发展思路和绩效取舍。

  二、立足实际,在谋划所求中发展

  对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开发形式的选择,香格里拉县县委、县政府突破以往传统招商引资方式,选择了一种激发老百姓自主经营、受益的开发模式。首先,花大力,打基础。政府投资解决了古镇路、水、电三通和地下管线、公厕建盖等工程,使泥泞狭窄的古街变得清洁整齐;修复古镇朝阳楼、龟山古井、转经筒、月光广场、博物馆、藏经堂(长征纪念馆),重唤古镇历史文化韵味,古镇再显生机。

  其次,造声势、创品牌。香格里拉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凭借香格里拉打品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古镇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等,2005年,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拉跻身于中国十大魅力民族风情古镇之列。支持和鼓励原住居民依照修旧如旧原则重修老屋,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将古镇原来空闲的四方街公共用地垫修改建成多功能广场,白天用作小商品买卖场所,拓展古镇就业渠道;傍晚为集健身、群众歌舞娱乐为一体的场地,既为群众提供了公共活动场所,又借此展示了独具韵味的古镇民族歌舞风情。

  最后,重管理,谋发展。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设立专门古城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独克宗古城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独克宗古城管理办法》以及在省人大常委会上通过的《古城管理条例》。对古城建筑、街道卫生、商家经营、居民行为和公共服务等都建规章、重规距,使古城步入有条不紊的良性发展中。思路决定出路,这样的开发模式无疑体现出政府部门向服务型政府的转换,从而使这座千年古镇再现生机和活力。原住居民重回古镇居住,有的自己经营餐饮、酒吧、客栈,有出租老屋谋生。家家生意兴隆,人人安居乐业。增加了群众收入,使古镇摆脱了贫穷,摆脱了落后,并步入小康。现在古城内游人络绎不绝,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欣慰。

  三、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的发展模式,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正是发展与民生的有机结合。

  (一)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独克宗古镇的开发原本可以有多种模式:如由政府统一征用的模式;由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另觅福地兴建“古镇”的模式等。无疑这将产生更加巨大的GDP,但对古镇原住民可能造成无业化、贫困化。由此社会矛盾可能暂时沉淀,但毋庸置疑,我们最终将以更加巨额的代价来解除这些矛盾所可能带来的危机。独克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种可能的隐患。

  (二)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虽然可以“打造”,但作为对产业有巨大推动力的魅力文化,它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民族基础及久远的传承。生态经济首先必须建立在原生态基础之上,并由多元力量共同推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发展模式正应适于这一规律,于是才具有远景的追求。

  (三)、彰显了人民主体地位。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已是现实。独克宗的未来饱蓄着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关键的还在于党委决策、政府行为与人民行动的密切一致性,这样我们的事业得到人民的支持与和谐,达到事半功倍。(松永珍/文  王劲梅/图)

责任编辑:和玉凤

上一篇:保和镇印象

下一篇:小镇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