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族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太宗为何不杀魏征
☆周礼

众所周知,魏征在投靠李世民以前,是太子李建成身边的人,并且多次建议李建成杀死秦王李世民。按理说,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应该将魏征除之而后快,但奇怪的是,李世民不仅没有杀掉魏征,反而十分器重他,“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这是为何呢?皇帝要处死一个人是很容易,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理由,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世民之所以不杀魏征,还给他加官晋爵,大致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魏征能帮他洗刷掉身上的污点,为他树立起一面开明的大旗。李世民这个皇帝来得并不光彩,他是从太子李建成手上硬生生地抢过来的,充满了腥风血雨。历朝历代,但凡不是靠正统继承取得皇位的人,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自己正名,以取得合法的地位。李世民知道,杀魏征很容易,也很解气,但他的死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好处。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做事向来深谋远虑,从不意气用事。杀魏征,只会让自己背上“弑兄篡位”的骂名。而留魏征,无异于告诉天下人:连魏征这种想置我于死地的人我都能宽恕,我又怎么忍心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呢?不是我不仁,是他们不义,把事情做绝了,我不过是自卫而已。另外,他还向政敌表明了一种态度:不管你以前做过什么,只要你现在一心一意地跟随我,我都不会亏待你。李世民这样做无疑是正确的,人们不仅没有追究他“弑兄篡位”罪过,还把他奉为一代明君。

李世民确实需要一些像魏征这样的人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从来都是稀缺之物。从内心来讲,李世民不是没有动过诛杀魏征的心,可当手下的将士将魏征捆绑上堂时,他犹豫了。别的人押上来时,不是跪地求饶,就是推卸责任,想方设法地与李建成撇清关系,唯有魏征面不改色,他只说了一句话:“当日太子若听从我的劝告,哪会有今日之祸患。”李世民被他的大义凛然与铮铮铁骨所感动,他想,这样的人应该留在世上。大唐初建,百业待兴,而魏征又有惊世之才,于国于民都不可或缺。思前想后,李世民以政治家的风度容纳了魏征,他不计前嫌,对魏征委以重任。魏征果然不负所望,先后向李世民进谏二百余次,为大唐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胸怀与独到眼光。

长孙皇后的暗中保护。历史上的李世民并不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相反,由于长年带兵打仗,他的脾气十分暴躁,非常反感那些与他作对的人。有一次,魏征又在朝堂上顶撞了他,李世民十分生气,下朝回宫后,他咬牙切齿地说:“我一定要找机会杀了这个乡巴佬。”这时,多亏了长孙皇后从中调和,才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可以说,没有长孙皇后的劝慰,真不知道李世民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就这样,李世民恰到好处地利用魏征的直言进谏,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爱才、惜才、善于纳谏的政治形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世民不是真心喜欢魏征,要不然,他也不会在魏征死后不久,就让人砸毁了魏征的墓碑,还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香格里拉渝农商村镇银行招聘公告
关于举办中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活动(迪庆分会场)的公告
我的记者节感言
唐太宗为何不杀魏征
王蒙论智慧
爱鸟、护鸟,古人做法好
联系方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