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洛吉乡尼汝村拥有完整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给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摄影棚,是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最想去采风和领略的地方之一,印证了梧桐花开凤凰自来的美好愿景。
在很早以前,尼汝人只是听说过照相机能拍出自己影子的故事,没有见过照相机和照片,都在想象它的模样,后来有些有能力的人到中甸县城里,到照馆里照一张自己的美丽的倩影,留作纪念,并深藏在自己的钱包里,有空闲的时候拿出来让周围的亲戚朋友们分享,还讲起了在相馆里拍照片的美好故事,那是无比的喜悦。
尼汝藏语称照片为“曲摆”,意思是水里印出来的图像,这是尼汝人对照片的理解,听起来特别有意思。
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器材有了不断的普及,但对平常百姓来说,是一件了不得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尼汝村有了第一位摄影人,他叫洛桑七林,他第一个把照相机带到尼汝山谷里。尼汝人有了与照相机的亲密接触,左邻右舍纷纷来请他照相给自己作留念,很多老乡都收藏有他拍的照片,现在翻看起泛黄的照片,回想起过去,仿佛昨天还浮现在眼前,很有价值。
1974年11月,洛桑七林参加工作,先后在中甸县东旺中心商店、中甸县商业局汽车队、虎跳峡中心商店、香格里拉县供销社工作,2015年光荣退休。他在东旺期间,正当掀起远学大寨、近学新联的时期,来东旺学习考察的省、州、县、乡各级干部群众,以及来采访的作家和记者特别多,这样他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增多,上有高级领导,下有一般群众,认识了不少人,交了好朋友,拜了好老师。
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交往还是很讲缘分的,他有幸认识了本地党史专家祁继光、作家俞国贤,当时他们俩都喜欢摄影,在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学习摄影。他们就变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就这样把他培养成了尼汝的第一位摄影人,到现在,他也很感激他们的培养,让自己掌握了摄影技术。
在他的学习摄影过程中,经历了从手动相机到数码相机的飞跃,从黑白到彩色的靓丽转身,从别人给他照相到他给别人照相的转变。他说:“摄影入门容易,学精很难,摄影艺术是一辈子学不完的艺术,我用过海鸥120、海鸥135、虎丘、尼康等相机,它们给我带来了欢乐,我的生活更加变得精彩。”
在他的影响下,后来有了阿孜拉、白玛泽仁、诺布泽仁、扎西顿珠、康珠泽仁、洛桑益西、丹增西绕、七林顿珠、七林扎西等一批摄影人,他们的作品频频出现在诸多报端之上,宣传了家乡的山川秀美、人文情怀、民风民俗,让世人更多的了解认识尼汝的魅力。当与他交谈到学摄影的初衷和目的的时候,他很谦虚地说,他学摄影没有更多的目的,也没有想过当一名摄影家,只是想把见到的美好瞬间定格下来留给后人作纪念,追忆美好的过去,同时想带动启发对摄影感兴趣的周围亲朋好友学习摄影,让摄影队伍不断壮大。
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工作的尼汝老乡诺布泽仁看见洛桑七林拍的照片后,感慨地说:“洛桑七林大哥拍的很多人物照片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太珍贵了!”
现在,数码时代到来,与过去不一样了,在平常人家里,手机也可以当照相机,人人都是摄影师,举手就拍照,留下了一幕幕美好瞬间。
如今,退休的洛桑七林在家里安度晚年。他说:“女儿在迪庆州人民医院工作,她说要给我买更好的相机,我拒绝了,因为我上了年龄,已经跑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