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上江乡福库村公路挡墙护坡上,镶嵌着一块清代光绪年间的珍贵碑刻,这是目前迪庆州境内仅存的一块清代裁撤夫局禁革夫马碑刻。这块碑刻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活化石,它以其特有的“原始性、民间性、鲜活性”的优点,补正了地方文献中记载清代裁撤夫马局史料的不足,是研究迪庆清代夫马徭役历史的宝贵素材,是清政府免除边疆民族地区夫马徭役最直接的历史见证。
清代裁撤夫局禁革夫马碑是云贵总督岑毓英 (1829年至1889年)、云南巡抚杜瑞联(1831年至1891年)在光绪十年裁撤全省夫马局的告示,是禁止地方派用夫马徭役的政令,由地方乡绅篆刻,立于人口集中的交通要道,以告知百姓。清代裁撤夫局、禁革夫马是清朝中央政府减少边疆民族地区乱摊派和乱征收、杜绝地方官员腐败、减轻农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重大社会改革,上江裁撤夫局禁革夫马碑(以下简称上江夫马碑)成为清代这一社会政治改革的重要实物见证。
上江夫马碑立于香格里拉市上江乡福库村福库三组上江公路右侧路沿处,碑名为后人所加,地理坐标N:99°64′,S: 27°38′,海拔1886米。据《中甸县志》记载:“光绪九年(1883)五月十九日云贵总督云南巡抚颁发禁革夫马,裁撤夫局布告到甸,示谕汉藏任何官民,不支乌拉差役”。光绪九年,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下令裁撤夫马局禁革夫马,在各地竖立夫马石碑。据迪庆州文物普查统计,目前迪庆境内此类碑刻仅存一块,2008年被列为香格里拉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江夫马碑高146厘米,宽80厘米,碑首和碑身整块相连,无底座,青石质石料。通篇文字为遒劲有力的阳刻楷体字,笔法雄健,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排列均匀美观,刻工精良。碑首正上方有“执照”两个字,其正下方有 “永垂不朽”4个字,字体长宽各8厘米。碑身碑文共计461字,分长宽各4厘米和长宽各2厘米两种字体,其中刻有人名45个。立碑时间为光绪十年(1884年),碑文部分字迹模糊,但大部分还可清晰辨认。
碑文内容记载: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处理云贵总督部堂福建巡府部院厅轻车都尉岑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督御史云南巡府部院杜为 通饬晓喻事照得滇省夫马最为民害令 本部堂院 饬司局别筹闲款厘定章程所有学院考试各郡及查灾提案委员 一切要差夫马均由局照章核计往返程站给发自行雇佣此外提□ 司道以及地方文武各衙门派用夫马自光绪九年正月起一 概裁革各州县不准再设夫马局除会奏立案通饬永远遵行外 合行晓谕为此谕仰合省军民人等知悉此后如有地方文武衙门仍 前派用民间夫马土豪劣绅借端设局苛派一经委员查出或被尔 等控告定即从严参办治罪尔等其各安生业尽力耕田亩毋负 本部堂院 体念民依之至意具各禀送毋连特谕 右仰通知 布政使司马示 通省夫马奏明禁革 所有夫马 一律裁撤 尚有□□ 擅行摊派 直接追究 治罪不贷 光绪十年仲春之月,□旦 建立 绅士:陈大方 □珍 和福泰老民:萧保和 尹培初 和继善 唐佩吟 陈大才 和□史等。
清政府为征兵防剿设立夫马局,最早在《梁山历史碑刻注评》文献记载,“同治初年,四川省与邻省军务紧急,各处征兵防剿,地方供给兵差,始创夫马局”。同治初年,正值云南掀起回民反抗清朝统治的大规模武装起义,云南各地夫马局是清朝政府镇压回民起义战事紧急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提供军饷和人马临时性机构。岑毓英在奏章提到“只以军务吃紧,饷需奇穷,故所用夫役”。夫马局由地方官委绅设局,向百姓特别征收夫马徭役,原为万不得已之举,待军务肃清后撤销。
清朝政府设立夫马局,最初为战事紧急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提供军饷和人马临时性机构。但战事平息后,却没有如期撤除,地方各府、厅、州、县借夫马局名目任意苛派人夫差马,层层盘剥,民不聊生。当时,云南各府、厅、州、县的官员平时肩舆、旗锣、伞扇,以至看堂、看门、守监、押犯,下至扫地、放牧皆用民夫。此外,新旧官员赴任、去任, 用夫更多。派夫之外,又加派“马”。平时则有跟班马、听差马,办差则有送差马,有时甚至既派夫马,又再征收夫马费,沿途索要,任意索取。加之经营夫局的地方官员暗地加派,剥削百姓,中饱私囊,压得百姓苟延残喘,史称夫马之害。
云贵总督岑毓英深感地方贪官污吏通过夫马徭役层层盘剥百姓带来的危害,当时,云南各地战乱过后,又遭遇瘟疫,边疆各地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再加上有夫马徭役,更是民生凋敝。岑毓英上奏朝廷“既征徭役,又派夫马,大非朝廷恤民之意”,如果不完全裁革夫马,就无法舒缓民困,百姓的元气也难以恢复,边疆的安定也将遥遥无期。
光绪八年 (1882年) 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杜瑞请奏朝廷,将云南通省夫马,自光绪九年正月起 ( 1883 年 2 月), 永远裁革。以后督抚、学政、提督、司道各要差,均由善后局照章酌给夫价,各府、厅、州、县有紧要差使,俱照章给价,不准苛派地方,违者从严办。朝廷批准了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杜瑞的请奏,夫马局正式得以裁撤,夫马徭役从此得以取消。夫马局撤销后,清政府在各地立树了许多夫马石碑,云南边地也逐渐“积弊渐除,民力渐裕”。
裁撤夫马局禁革夫马徭役的改革,铲除了地方贪官污吏产生腐败的土壤,堵住了企图乱摊派和乱征收的途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对云南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上江裁撤夫局禁革夫马碑见证了这段鲜活的历史。
上江夫马碑解放前一直摆放在福库村庙里,文革破“四旧”时村庙被毁,夫马碑被遗弃在福库大河边,一度被作为村妇洗衣板使用,后来又当做过河桥墩,碑上雕刻的文字受到严重损毁, 2008年被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块迪庆州唯一仅存的夫马碑被当做公路护墙石砌在公路挡墙上。风雨飘零,一个多世纪过去,上江夫马碑依旧在无声诉说清代夫马裁撤、减轻百姓徭役的历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