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族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7年5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 囊
◆高青

端午节在我们老家,不仅仅是在耳朵里抹雄黄酒,或吃鸡蛋、油条等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还是家庭主妇比手巧的日子。当然这个比手巧不是大人们有意举行的比赛,是孩子们之间的攀比。

端午的时候,正是小麦收割的季节,一般比较忙,但不管多忙,妈妈们都会在前一天晚上给孩子缝香囊。小男孩一般是搬脚娃娃,小女孩一般是料簸箕,再大点的孩子就是戴红心。

在端午的前几天,大人们赶集的时候,就先把香料给买好了。端午节前夕,家庭主妇们,就端出自己的针线簸箩,然后找出五种颜色的线,一般是黑、白、红、绿和黄色的,把这些线顺在一起,叫五色线,寓意龙筋,五色线要根据家里孩子的多少来准备。每个孩子脚踝和手腕上都要系五色线,另外,每个孩子戴香囊的绳子也是五色线,一来颜色多好看,二来,绳子股数多,结实。

五色线准备好了,就开始找干的蒜杆,然后剪成半厘米长短。找一些色彩绚丽的红布和花布。先剪成大块的用来做搬脚娃娃、料簸箕和红心。碎的小布条和小布块,就剪成一厘米左右的小布块。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开始缝香囊了。

搬脚娃娃是比较难缝的。首先,用红色的布剪成方块,上面放点棉花,棉花上放点香料,然后,把方块布对折缝起来,缝好后,再把两个角对折逢在一起,就成了搬脚娃娃的小身子。然后,用白色的布包点棉花和香料,做成一个小圆球,小圆球上用黑色的线缝几针,就成了眉毛和眼睛,红色的线缝一下,就成了嘴巴,然后在另一边,用黑色的线,缝几下,留出点线,编个小辫子,就成了搬脚娃娃的小脑袋。我妈妈都是在小白布片上就把眼睛、眉毛、小嘴巴,小辫子缝上去,这样做出来的,不容易掉色,有些妈妈手工不太好,也有画上去的。小脑袋做好后,缝到小身子上去,这样,一个搬脚娃娃就算做好了。只做好不行,还要缀个绳子,不然没办法戴到脖子上。这个绳子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是用五色线穿截剪好的蒜杆,再穿点剪好的多种颜色的小布块,然后再穿一截蒜杆,再穿小布块,如此反复,穿到大约能戴到孩子脖子上的长短就可以了。这样间隔穿起来的绳子漂亮,戴到脖子上,孩子也不勒得难受。

料簸箕是用三种颜色的布,剪三块大小一样的方块,然后再把它们缝到一起,做成簸箕的模样,里面塞点棉花,棉花里同样要包些香料,缝好后,在簸箕的下面缀上几条用五色线穿的蒜杆和小布块装饰。上面也缀上用蒜杆和彩色小布块做成的绳子。

从我记事起,我戴的就是心形香囊。心型香囊是用两块红色的布缝在一起做成的。放好棉花和香料,把边用拱针走一行,然后,轻轻一拉,就缩在一起,成个心形。可用拱针手法缝,能看到针脚,然后,就在拱针处,放一缕彩色桑蚕丝线做成的流苏。因为是大孩子戴,心性香囊上的五色线大多不用蒜杆和彩色布块装饰。

香囊缝好了,就连同五色线一起挂到门前的石榴树上,让露水露一夜。不知道为什么要挂到石榴树上,我清楚地记得,一些没有石榴的人家,把香囊和五色线拿到我姥姥家门前挂的情景,五彩斑斓的香囊,常常把石榴花的颜色都比了下去。

端午那天,天还不亮,就被大人喊醒。然后,大人给孩子脖子上戴香囊,在手腕和脚踝处系上五色线。五色线在端午节后下第一场雨时候,剪下来,丢到水里。大人们告诉我,那些五色线是龙筋,龙做了错事,抽他的筋作为惩罚,天下了雨,就是对龙的惩罚期满了,就要把他的筋还给他,我总是在系上后,就开始盼下雨,心里潜意识里是希望龙不再受抽筋的痛苦。而香囊戴几天就被放起来了,尤其是女孩子,常常能放到长成大人,自己会做香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广告
登报作废
遗失声明
迪庆写景楹联
香 囊
唐朝的端午节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