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脑、网络及手机等一系列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不断涌现,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党报编辑工作更应该要通过现代电子设备实现转型,与时俱进。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喉舌,党报编辑在新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责任就是为社会传递优秀作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传播正能量。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编辑的素质谈几点认识。
新形势下,党报编辑如何创新理念、创新宣传报道,形成导向正确、立体多样、手段先进、传播高效的新型主流媒体,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权威、更丰富、更便捷的新闻资讯,让读者看得进去、看了相信、看后记住,切实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面临巨大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及传统纸质媒体的竞争较为激烈,受众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别。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编辑人员,不仅要具有编辑素质,还要担当起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和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面对新媒体时代中媒体传播及编辑的变化,提高党报编辑的素质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所以,党报编辑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业务及文化方面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及实践经验。
新媒体时代党报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
1、牢固的党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鲜明提出48字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习总书记指出,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编辑必须把坚持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必须把服从党的领导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高扬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旗帜,舆论引导及时有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宣传主旋律,在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作用。
2、强烈的竞争意识
“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编辑,要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及紧迫感,在竞争中获得创新精神。一个报纸的好坏和编辑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编辑意识以及编辑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密不可分。随着媒体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版面编辑手段的创新、版面的“包装”与“经营”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就需要编辑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无论是在稿件编辑,还是标题制作、版面编排和图片处理上都要大胆创新。要创新传统的重复性劳动,实施创造性的编辑活动,不断对新闻潜在的价值进行探索和剖析,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将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对稿件的二次加工,制作出吸引人眼球的好标题、美化有视觉冲击力的好版面等,尽情展现新闻事实中的信息及价值。
3、较高的信息利用及判断能力
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编辑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必须多渠道、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新闻是一种选择艺术和及时判断艺术,在各种谣言、不实消息、花边新闻等充斥下的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中,党报编辑要能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度”,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中,通过先进的工具获得大量的信息,并且合理的使用这些资源,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从零碎的信息中挖掘出具有价值的新闻。
4、强烈的合作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中,自媒体及传统媒体的合作较为激烈,那么合作能力就是现代社会对新闻编辑的全新要求,也是判断新闻编辑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报网端等媒体作为媒介桥梁,能够使信息之间相互沟通,并且促进不同阶层的思想和观念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将社会中的资源进行相互整合,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经济价值,这些都与新闻编辑自身的合作能力有关。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只有具备合作能力,才能够贴近民众,拥有良好的思想,为社会群众着想,与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与多边进行合作,以此互动共赢,创造出全新的经济价值,提高报纸发行量、经济及宣传价值,促进新闻行业的发展。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编辑素质的策略
1、培养党报编辑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党报编辑来说,勤奋及爱岗敬业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其前提就是社会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能够重视自己的事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审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生命,它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人格修养和对新闻事业的由衷热爱。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具有真挚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来,才能够无愧于党的新闻工作者这一光荣称号。在多媒体时代,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编辑,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设身处地为读者考虑,不负使命,坚守党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坚持求真不动摇、坚持求新吸引人、坚持求深感动人、坚持正确的导向鼓舞人,通过新闻宣传活动凝聚人心,推动地方民族团结和谐、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重视民族理论及政策学习
在我国,各民族相互生存、和睦共处、共同发展,这些都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及理论的正确引导分不开。民族政策及理论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处理我国民族之间问题的重要经验,是我国在发展中积累的重要财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及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编辑素质,就要重视民族理论及政策的学习,除熟悉最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做到精深之外,还应具有比其他记者更宽泛的综合知识和政治理论水平。党报编辑就应该跟党走,自己的思想认识得跟得上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方针和政策;要准确地把握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决策,在理论素养、政策水平上有更多的积累;应当站在一个思想的高地上,做好议题设置,抓准问题性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早地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3、对党报编辑进行继续教育
现在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停止学习会使我们的大脑僵化,从而做不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少数民族新闻人才队伍小,发展不均衡,整体素质不高。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力度,但总体上看,民族新闻人才总体素质不高的状况仍然未有较大的改善。现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编辑人员的整体水平不同,编辑队伍的现状满足不了现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较为专业的编辑工作,在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并且编辑工作是在不断发展的,对编辑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就要重视党报编辑的继续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党报编辑人员。
总之,社会在发展,新闻媒体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提高自身的内部竞争能力,重视内部人员的培养,从而使自身能够满足社会的进步需求。编辑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对报刊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求编辑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创新能力。少数民族地区编辑人员在弘扬民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编辑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综合能力,为人们传播先进文化,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力,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