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2017年9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舅舅那些年的青春轶事(上)
曹达伟

(一)

夏天,当舅舅又一次如候鸟般从燕门巴东村来到州府香格里拉城区时,已是88周岁的高龄老人。

舅舅已退休33年,有着63年的党龄,别看相貌平平毫不起眼,在过去,他可是个为捍卫新生的共和国、为故乡迪庆州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而扛过枪、打过仗、尽过责的康巴汉子。

旧社会,舅舅放过牛,种过青稞、蔓菁;给土司头人交过租,服过差役。他挨过坏人的欺负凌辱,受过土匪的拦路抢劫,还当过“腊都”,受过马锅头的盘剥。“腊都”是专门为马锅头无偿赶马和服侍马锅头,除了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以外,没有任何报酬的下等人。1949年的冬天,当“腊都”的舅舅跟马锅头饶丹到西藏昌都美里村,交货结账后,饶丹准备继续北上拉萨,要舅舅继续给他当“腊都”,舅舅拒绝了他的要求,果断返回德钦。饶丹另雇了“腊都”后向拉萨进发,至今杳无音信,而舅舅这次返回,却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拐点。1950年春天,人民解放军来到德钦解放了藏区,舅舅和所有贫苦人一样,从此翻身做了主人。

1950年秋天,得知县里要招收一批藏族进步青年参军,满怀感恩之情的舅舅踊跃报了名。然而我的外公却坚决反对。因为舅舅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外公要他成家立业,为自己养老送终。参军一事暂时拖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外公上山挖药材去了,舅舅趁机备马,驼了行李,怀揣几个“半开”(一种钱币),背着父亲去参军。当晚,来到子古村,住在他二姐家里,准备第二天从子古溜索过江,上县城去。

第二天清晨,在二姐家正在吃早茶,外公就赶来了。他铁青着脸,一句话也不吭,走到圈里,牵出舅舅的马匹,驼上舅舅的行李回巴东去了。他以为没有马和行李,舅舅会乖乖跟着回去。然而舅舅参军去意已决,靠怀揣着的几个半开做路费,毅然来到县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地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里,舅舅积极参加文化课程和时事政策的学习,还钻研军事技能,很快成为一名优秀战士。他先后驻守过溜筒江铁桥,曾翻越过梅里雪山,为驻守西藏察瓦龙的一二五团送过信。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团里表扬。当解放军从云南进军西藏时,舅舅奉命调到辎重团当翻译,由于工作出色,部队完成任务撤回云南时,团里给他记了一个大功,颁发一枚解放西藏纪念奖章。1952年,舅舅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现在的共青团),并提拔为班长。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52年,部队驻守云南永平县,并在驻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营建劳动。开始时,营建工程进展缓慢,工效很低。作为班长的舅舅忧心如焚,他认真总结经验,勤学苦钻,同时召开班会,集思广益,很快革新了技术,改进了设备,改变了排兵布阵,实行专业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每天的工效提高了10多倍,不仅营建工期提前,而且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在如火如荼的营建劳动中,舅舅身先士卒,带头苦干,两次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地,右手的一个指节被利斧斩断,鲜血直流,疼得他几乎晕了过去……他的突出表现和优异成绩得到部队的充分肯定。

1954年,舅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西南军区二等功臣,并得到在军旗下照相的特殊奖励(只有英雄、模范和功臣人员经过批准,才有资格享受这个待遇)。1957年初,舅舅又被昆明军区评为一等功臣,再一次有幸在“八一”军旗下照相,立功喜报又一次飞向燕门巴东家中。这年夏天,正当上级要将舅舅提为干部,已完成谈话填表,正在上报时,中央军委下发文件,命令凡在1953年以前入伍的老战士,必须全部复员,参加地方建设。军令如山,舅舅二话不说,服从上级决定,复员回到德钦县。

舅舅在部队的不俗表现和骄人成绩、引起地方的重视。县里立即将他安排到县民政科工作。那时的迪庆正是多事之秋,有土匪武装叛乱,各地正在实行土地改革,筹备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年秋天,他被选为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出席了在中甸召开的自治州成立庆祝大会和第一届人大会议。

然而,当全州农牧民还沉浸在自治州成立,实现当家做主的欢乐中时,一小撮反动土司头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紧了武装叛乱,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向党和人民发起了猖狂进攻。至此生死关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了用武力平息藏区武装叛乱的英明决策。舅舅因有8年军旅生活的历练,熟悉武装斗争,被县里从民政局调到县公安局,参加平叛工作。

(二)

1957年初冬,上百名土匪集结在羊拉区格亚顶村,在那里修筑工事,备好枪支弹药,并组织了敢死队,守住通往村中的关隘,妄图与解放军和公安干警交锋对决,拼个输赢。驻德钦的解放军某部奉命前去围剿盘踞格亚顶村的这个土匪集团。舅舅有幸随部队参加了这次战斗。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部队翻雪山穿密林,过深涧爬悬崖,到达格亚顶。战斗一打响,部队就组织了突击队,配备强大火力,向扼守关隘的土匪敢死队发起进攻。不到一刻钟,守关土匪全部歼灭。关隘既失,大部队如潮水般冲杀过去。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呐喊声、冲锋号交织成一片,声震峡谷上空。土匪们被解放军和公安干警打得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大部分被打死,没死的当了俘虏。战斗中舅舅冲锋陷阵、英勇战斗,除消灭敌人外还缴获了4件战利品。

当天战斗一结束,打扫完战场,部队就迅速从原路返回德钦。一路大雪纷飞。到达闰子雪山山腰时,积雪已铺得厚厚的辨不清路径。部队在雪山上艰难地前进。快接近山顶丫口时,积雪已堆积到腰,成了部队前进的障碍。这时,舅舅冲到队伍最前面,自告奋勇,为大部队开路。他时而扑下身子,手脚并用向前爬行;时而双膝跪地,艰难行走,用自己身体的重量,使劲拱雪行走。经过几小时的打拼,雪坡上开出了一条弯曲狭窄而又坚实的小路,后面的大部队就沿着这条小路前进,终于顺利翻过闰子雪山,如期到达德钦县城。事后,随军记者对舅舅用身躯压雪、为部队开道的英雄壮举,作了报道,在《国防报》上做了宣传。

1958年初,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德钦县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地方武装部队——脱产民兵队,直接归县人武装部领导。上级将舅舅从公安局调到县人武部,担任脱产民兵队队长。这支地方武装既是工作队,又是战斗队,经常或分散或集中地活跃在梅里雪山脚下澜沧江两岸的村村寨寨。人民群众非常拥护他们,而土匪对他们却恨之入骨。一次,上级让民兵队护送一支勘察队。舅舅带领几个民兵去执行护送任务时,刚走到古水大岩山脚,就遭到埋伏在山上的土匪们的突然袭击,霎时间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般射来,岩石上不断溅起点点火花。枪声刚停,又从山头滚下成群的巨石,隆隆的响声震得山摇地动,如同地震一般。舅舅立即将勘察队的同志藏到安全地方后,分析了土匪们防守薄弱的地方,并从那里冲了上去。这支土匪队伍本是乌合之众,见民兵队来势凶猛、势不可挡,顶不住了就立即钻进山后的森林中隐藏起来,舅舅他们把勘察队顺利送达目的地。

刚完成护送勘察队的任务,回到佛山区公所,民兵队得知区政府背后的高山牧场上,隐藏着一股土匪武装。他们经常下山窜到村里,抢劫财物牛羊,袭击无辜群众和工作队,弄得人心惶惶。上级给民兵队下达了剿匪任务。舅舅立即带领民兵队,在半夜时分朝山上摸去。到达预定地点后,他把民兵队分成3个战斗小组,一组埋伏在必经之路上,二组从森林下方向上搜素,自己带着三组,从森林顶部向下搜素,形成3面包围夹击之势。拂晓时分,当二组和三组的民兵同时到达牧场附近时,从牧棚的缝隙处露出微弱的火光,随之传来土匪们讲话的声音。民兵队迅速接近牧棚,准备把土匪们一锅端时,其中一名民兵战士因缺乏战斗经验,提前开了一枪,惊动了土匪,土匪们立即持枪冲出牧棚,边还击边跳进牧棚背后的河水里。战斗中,土匪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打伤,还有的蹚过河水,钻入河对面的原始柏泡林中逃去,慌乱中有个土匪没有逃向河边,却跑朝相反的方向,钻进一组的伏击圈里,结果被当场击毙。从此,这股土匪武装被彻底打垮,群众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后来,民兵队遵照上级命令,先后转战匪情严重的亚贡、斯农、支拉等地方,剿灭那些地方的土匪势力,保卫土地改革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做好土匪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动员自己在外为匪的家人回村向政府投诚。仅1958年,就有10多名土匪弃恶从善,回家向政府投诚,交来长枪短枪10多支。这些都有效地瓦解了敌对势力,稳定了藏区形势,有力地促进了土改工作。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辉煌60
干实事见实效才是真功夫
招租公告
遗失声明
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毕桑谷水库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
舅舅那些年的青春轶事(上)
60
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关于交通管制的通告
倡 议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