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族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8年1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原青春记忆的时代风情画
——观电影《芳华》
△李雷

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正在各大影院上映。故事取材自严歌苓13年的文工团经历,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以一种凝视发黄老照片的忆旧口吻,娓娓道来军旅生活,触碰了人们对青春的最柔软回忆,让再坚硬的心灵也不免臣服。

电影以萧穗子的身份、视角和口吻叙述他们在文工团的青春故事。故事围绕男兵刘峰因“强搂女兵事件”被处理的一系列情节展开。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少男少女被从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某部队文工团。他们才艺不同、性情各异,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在严格的军纪和单调的训练中,青春以独有的姿态绽放芳华。他们身边的“活雷锋”刘峰,一个平凡不起眼的人物,却最终在四位女兵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痕。这是《芳华》中最直接地倾情赞美男主人公的一部作品,包含了作者代表自己以及同代人对当年的愚昧、浅薄深深地忏悔。

《芳华》中最感人的场景,莫过于何小萍在精神失常后,看到往日文工团的朋友们跳舞时,她不自觉地站起来,到外面的草地上,自己也跟着跳起了沂蒙颂,在恍恍惚惚地手舞足蹈之中,她甚至看到了观众对她的欢呼与祝福。在她过往的生活中尽管受尽排挤与磨难,但内心的深处依然对文工团的生活发自内心的向往,毕竟这是她曾经安放青春的地方,也是她萌发爱情种子的舞台。

影片的结尾,人到中年的何小萍和刘峰安安静静坐在墓地外的长椅,最终依偎在一起,没有了年轻时欢快的舞蹈与歌声,只有弥补了数十年遗憾的安稳。萧穗子在最后说道: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象征着他们这一代人的芳华缓缓落幕。但小萍和刘峰的重新开始,却又是一种不同于青春的芳华。原来年轻并不是芳华的必要条件,而是人的内心之中有没有那种对美好的理想追求。

一个好作家的作品,之所以好,往往有作家的亲历性在里面,有某些自传性因素,有她内心最深、最细微、最不为人知的个人经验隐藏其中,表达了作者心中最有痛感、最刻骨铭心的那些内容。12岁入伍,25岁退伍,严歌苓在文工团待了13年,整整跳了8年舞,做了两年编舞,后成为创作员,与笔墨打起交道。从军经历伴随了严歌苓整个青春年华。所以《芳华》几乎就是严歌苓的青春经历。

和编剧严歌苓一样,导演冯小刚也有文工团的生活经历。19岁去的宣传队,20岁到的文工团,文工团记录了他青春的最美好时光。人生的迷人之处,从来都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芳华》是一出群戏交织的时代影像,通过一群七十年代年轻人的芳华,展现那个时代的人生百态和人文精神。也正是那段念念不忘的时光,勾起了冯小刚的回忆。于是,他坚持要拍《芳华》。

所以,《芳华》更像是一部长卷的时代风情画,浓墨重彩描写的是一个“时代”,还原着许多人的青春记忆。尽管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然而青春是从来都不需要想起的,也永远不会忘记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大雪节俗红黏粥
你必须要学会勇敢
还原青春记忆的时代风情画
《四库全书》是类书吗
林语堂与苏东坡的茶缘
古诗词里寻年味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