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族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8年3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恻恻轻寒剪剪风
▲寇俊杰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这是唐朝诗人韩偓写的《寒食夜》,在诗人灿若星辰的大唐时代,韩偓并不显眼,这首诗也不算名诗,但我读到它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细雨夹雪,寒风扑面,秋千闲置,楼阁沉烟,颇富柔美脱俗的诗情。韩偓自幼聪明好学,10岁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但他一生却非常坎坷,屡遭贬谪。尽管如此,韩偓却非常乐观,时令已到,任何困难挫折都不过是螳臂挡车,最终,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定会到来。恻恻轻寒剪剪风”,就算是大好春光派来的使者吧!

贺知章说“二月春风似剪刀”,那是因为这把剪刀裁出了柳树的细叶,实际上春姑娘拿着这把剪刀,裁出了春天。看吧,树叶在剪刀的修整下棱角分明、莹绿如玉,花朵在剪刀的剪裁下圆润无瑕、万紫千红,流水在剪刀的“咔嚓”声中折断了坚冰,连鸟的叫声也被剪刀剔除了杂音,显得欢快纯净、生机盎然,甚至这把剪刀还穿越风雪,剪出了梅花的傲骨英姿、独立群芳。我曾经对费玉清的那首经典老歌《一剪梅》的歌名很不理解——“剪”是名词、是动词,怎么能做量词呢?“一剪”是多少?一剪刀?是,又不是。但后来读到“恻恻轻寒剪剪风”,我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为这个词的发明者拍案叫绝——原来,“剪”在春天的特定环境里,可以是万能的,是最充满诗情画意的!

小时候,幸好隔壁有一个老奶奶,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却剪得一手好窗花。我们放风筝时她还剪出很多图案让我们贴在风筝上,这样,虽然我们做的风筝只有方的、圆的,样式单一,但上面贴了老奶奶送给我们的花草动物,顿时漂亮了许多。

春天来了,让我们剪去生活的沉重和烦恼,轻装简从,向着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快乐出发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民族文化
沈从文讲课
遗失声明
恻恻轻寒剪剪风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
广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