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其实,纵观历史,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能够成功的人都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学出来、悟出来、干出来、苦出来、闯出来的。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成功是学出来的,必须勤于学习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当今,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的规律和经验,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读书学习有关,与他“厚积而薄发”的积累有关。工作方法既从实践经验中来,也从读书学习中来。习总书记说的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人生应该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青年官兵,在实现强军梦的征程中,我们更要积极学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学习就像是灯塔、像太阳,指引我们在黑暗中看清方向、找到道路。
成功是悟出来的,必须善于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多思考可以举一反三,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如果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是脑袋一热,想到就去做,我想他不可能轻易成功的。人的才干增长依赖于学习和实践,但并不是在实践和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增长的,必须加上不断的思考与总结。习近平在带领陕北人民干实事、谋幸福的过程中,总会从多方面考虑,积极跟他人进行交流探讨,这件事能不能干成,怎么干成,怎么干更好,针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反复推敲,相互印证,而不是简单的从一方面刻板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更不是自以为是。人生其实就像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解题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解题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对题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行成于思,毁于随”,智慧的人往往善于思考,要成为有思想的人,必须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要努力成为那个别人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人。思考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所以不要放弃思考,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使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久不衰,欣欣向荣,不断向前。
成功是干出来的,必须乐于奉献
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无论是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当书记的时候,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甘愿为人民谋幸福。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每个共产党人的大事,不管是带领干部群众打淤地坝、建沼气池还是搞铁业社、办缝纫社。他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甘愿为人民付出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一生,孜孜不倦。其实每个人付出的方式不一样,作为扎根在迪庆高原的武警官兵,我们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付出。在军改的大潮中,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新一代,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无论军队如何发展,我们始终要坚信,只要我们默默付出,踏实肯干,总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散发出我们独特而闪耀的光芒。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应撸起袖子,用青春和热血点燃精神的火炬,为守护一方平安付出自己的一切。
成功是苦出来的,必须勇于吃苦
在困难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苦难会成为人生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当年,面对着父亲被迫害,被下放,命运未卜;母亲过着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自己和兄弟姐妹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同时自己被困在陕北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的穷山沟里,一开始就要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对于一个从北京大城市到陕北穷山沟的高干子弟,这“四关”过得很艰难。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就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所吃的苦是我们这代人所体会不了的。当年,要找出一条从梁家河走出来路,对那时的习近平来说,实在是太难了。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会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或者倾诉自己的苦闷,而是依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虽然扎根在高原,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自己人生的路。我们要学会在困难中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成功是闯出来的,必须敢于担当
敢担当才能办大事,敢担当才能成伟业。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原文安驿镇党委书记刘明升说:“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就敢干事,敢干大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带领党和人民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与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有关。作为新时代的“四有”革命军人,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作为一名普通军人要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勇挑打赢重任,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部队改革中的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拉得出、打得赢,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嘱托,才能无愧于“军人”这一庄严神圣的称呼。
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所以,我们只有积极学习、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勇于吃苦、敢于担当,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才能无愧于我们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