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5月5日二版) 洱源县和洱海水结缘,海西海、茈碧湖、绿玉池、东湖、西湖秀媲瑶池,散落县境东部,分别经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南注洱海,所以,称它为洱海之源十分贴切。
导游介绍说,洱源西湖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洱源县西部的佛钟山麓,为高原平坝淡水湖。由西湖、江尾、罗平山三个片区和螺蛳江游览线组成。西湖湖面3.3平方公里,系高原断陷湖泊,平均水深1.8米,最深3.3米,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湖中有六村(张家登、清水塘、东登、中登、南登、海塘)一岛,构成村内有湖、湖中有村的天然村湖画景,环山倒影,碧水翠苇,风景如画。
作为云南省第一个天然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湖名气在外,省内却还是小众景点。我们到景区时,已近傍晚。码头上一排排停着木船,当地的村民招呼游客上船,六人一组,穿上救生衣,就可以放心地泛舟湖上。划船的白族大姐健谈,她说大理州推行“洱海清,洱源兴”的环保政策,西湖的洱海大头鲤、灰裂腹鱼、大理裂腹鱼等特有鱼类越来越多,湿地成为越冬鸟类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也是濒危鸟类紫水鸡的生存地。这不,当天,我们先是听到‘咯、咯’声,接着在芦苇丛中看到一小群紫水鸡,血红色、粗短的嘴,蓝绿色的羽毛,它们攀爬在芦苇茎上,漂浮于水面的植物上,显得笨拙。 “它们早上和傍晚才出来活动,你们太幸运了,可以看到紫水鸡。”大姐说。
船行湖中,一会又到汊港,两边都是村子的田地,只有条条水道可供船经过,一会又划到湖中的湿地,湿地由芦苇结成,就如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湖中可见鸬鹚,一只只闷头捉鱼,嘴巴吃得鼓鼓的,游船接近,鸬鹚警觉地飞走了,留下美丽的背影和水中的涟漪。远望西湖,绿岛小屿,芦苇青翠,柳暗花明,渔家屋舍,炊烟袅袅,鹭鸥群集,百鸟归巢,这一切必定会引起乡愁情怀。
刚到湖中一个芦苇湿地边,一艘木船上传来悠扬的《洱源情歌》,大哥穿着传统扎染褂子,站在船上弹着三弦琴,大姐坐在船尾和唱,这首白族民歌唱道:伸手摘下芦苇的啊波,摘得芦苇花这朵,想着阿哥哥阿伊哟,早上随我不少想阿伊哟,晚上随我想得多,早上晚上这两时,时时动我心阿伊哟。天上星星数的清啊波,天上星星有九群,这话可当真啊依哟,天上要数北斗星阿伊哟,地下要数阿哥哥,北斗星和阿哥哥,连着我的心阿伊哟。
《洱源情歌》让我想起白洁夫人(邓赕诏主皮逻邓的夫人慈善)。洱源西湖是南诏、大理国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有着白节夫人忠贞不渝的美丽传说,也是白族火把节发祥地。当然,这里也见证了皮逻阁一统南诏的壮举。作为胜利者的皮逻阁搞“统战”,追封白洁夫人为“宁北妃”,将邓赕土城赐名“德源城”。在西湖望德源城遗址,白洁圣妃庙耸立于森森香柏和古老榕树之中。白洁夫人这位忠贞的白族女性,活在百姓们心灵中——火把节、染甲日、赛龙舟,都是当地纪念她的活动。
有山水,就会有名人骚客们到此一游。徐霞客泛舟西湖,被西湖的山光水色和荷花渔村所陶醉,欣然在其游记中赞道:“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清代邓川举人杨承淳赋诗赞云:“湖光荡漾几回纹,渔父歌声闹水滨,信口舢敲湘汉句,断肠弄笛雁鸿云。三三对白烟蓑合,两两归帆获岸分,最趁夕阳含缺处,前村沽酒带余醺。”
游完上岸,品尝湖水煮活鱼、水菜豆米汤、白族生皮、乳扇、白族三道茶等美食,再喝上一杯自酿梅子酒,在西湖边可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洱源城、下山口、牛街等地都有温泉,大自然的地壳运动,一方面,给世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另一方面,热气腾腾的温泉又带来了滚滚财富。
大理地热国是洱源最有名气的温泉,建在茈碧湖畔的九气台,占地近千亩,总投资3.47亿人民币,集温泉文化、民族文化、体育文化等为一体,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可同时容纳1万多人泡温泉,有亚洲最大的露天温泉之称。由于地处大理苍山、洱海、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和迪庆香格里拉的必经之地,成为滇西北旅游养生渡假的黄金之选。
明清时代,九气台四周都是茈碧湖水域,因岛上有九个洞穴喷涌出温泉,蒸气环绕如台,故名九气台。从古到今,九气台历来是沐浴休闲的好地方,相传明朝建文皇帝曾在此僧衣麻鞋、浸泡养生。
进入大理地热国,三条溪水穿园而过,小桥流水,芦苇遍布,疑似田野乡间;园景布局自然而不杂乱,有山野田园风情,又具现代气息,归真而不失富丽。园中心有一个直径29米,水深4米,水温达88度的大滚锅,热气腾腾,云蒸霞蔚。这么高的水温,就算是一头牛掉进去,顷刻就会只剩骨架。
32个各具特色的露天温泉池点缀在芦苇及花木之间,若隐若现,形态各异。有怡情养性、净化心灵的养心池,有强身健体、润肤养颜的药池、牛奶池,还有小鱼会来啃脚的“亲亲鱼疗馆”等,有的温泉池形如山涧小溪,似儿时乡间的乐园,有的温泉池四周奇石林立,犹如瑶池仙境。时至黄昏,万鸟归巢,漫天群鸟从四面八方汇集在芦苇丛中栖息。将身体浸在泉水里,在摇曳的芦苇丛里谈天说笑,此时,看着鸟儿纷飞,听着风儿、蛙儿、鸟儿之音合成的天地之曲,身心已与大自然彻底交融。入夜,顶着月亮,看着星星,内心自是一片欣悦和怡然。
我们一直泡温泉到深晚,夜色掩映下的地热国,空旷、神秘而暧昧,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齐集白族民居广场,围着熊熊的篝火,跟着音乐的节拍,跳起欢乐的民族舞蹈。由于香格里拉的游客增多,演出中自然藏族歌舞占了一定份量。
“三步泉潭五步汤,气蒸氤氲似仙乡。”这便是对牛街小镇的最好写照。牛街热泉储量丰富,泉眼多,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景观,因此,被世人颂之“温泉之乡”的美誉。
据传,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远征云南,穿大渡河,过金沙江,大军一路披靡。但云南四处瘴气横生,士兵因此染疾,行至牛街坝子,便再不得前进。眼见士兵一个个倒下,忽必烈一时束手无策,万分焦急。后来请教当地百姓,便被人带到温泉里泡澡,如是一下,士兵一个个都好了起来。从此,温泉能治病的消息远走四方,当年忽必烈泡澡的泉潭被人们称作是“癞子塘。”
现在,沐浴疗养一直是牛街温泉的主要用途。这里的人们一直有“春浴”的习俗。每年春节前后,从香格里拉等雪域高原上下来的纳西、彝、藏等各族人民,还常到温泉里从早泡到晚,享受着这里温泉水的滋润。
如果是举家出游,就要去牛街泡温泉。牛街的家庭温泉,都有各自的迪庆客人,这些客人就像是他们的家人一样。一到冬闲时节,家人们就会到固定家庭温泉入住。主人家提供锅碗瓢盘,火炉、凳子一应俱全,客人清早赶个早市,买来鲜嫩的菜品,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火腿,就可以炖上一锅杂锅菜。于是,全家人坦然泡好温泉,就可以开饭。过完年,客人们陆续返回,“明年再来啊,我家要重新修房子了,老熟人价格不变。”主人家诚恳地挽留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