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专门给皇帝和皇宫里的皇家成员看病的医生称为“御医”,也叫“侍医”。同样是医生,但是因为服务的对象不同,所以,御医的地位比其他医生的地位要高,而且,御医也比其他医生要特殊,就连皇帝有时也要对御医高看几分。古代的一些皇帝在治病方面是对御医言听计从的,比如,唐朝唐太宗的爱将徐茂功有病的时候,唐太宗让御医给徐茂功治病,御医在给徐茂功用药的时候,说是药用“龙须灰”这味药,所谓的“龙须灰”,就是皇帝的胡子烧成的灰,因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他的胡子就被称为“龙须”。唐太宗听了御医的话,当下就把自己的胡子拔下来,让御医将其烧成灰给徐茂功当药用。在等级制度极其森严的古代,除了御医,没有哪个人敢让皇帝拔胡子的。然而,这只是古代御医受到皇帝赏识的一个特例。其实,古代的大多数御医在遣方用药的时候,往往在转瞬之间就会招灾惹祸。
所以,总的看来,古代的御医是不好当的。
唐朝的时候,有一次,唐高宗李治生病了,他头痛难忍,双眼难睁。唐高宗让人赶快叫御医秦鸣鹤前来给他诊治,秦鸣鹤是一代名医,医术精湛,他给唐高宗看完病,说是要在唐高宗头上的百会、脑户两穴进行扎针放血。不料,秦鸣鹤的话刚说完,当时坐在帘后垂帘听政的武则天便怒气冲冲地说道:“大胆秦鸣鹤,你一个小小的御医竟然敢在天子头上放血?你真是不想活了,来人,把秦鸣鹤拉出去杀了!”这时,急着治病的唐高宗说了一句:“医生给病人治病,应该尽情施展医术,不能有什么限制,况且,放血治病也未必不好。”武则天这才平息了怒气。秦鸣鹤急忙认真小心地给唐高宗的头上扎针放血,秦鸣鹤果然是一代名医,他给唐高宗的头上扎针放血完毕,唐高宗的病痛竟然立刻烟消云散了,秦鸣鹤这才免了杀头之灾。
元朝的时候,有一天,元世祖的一位王妃患了眼病,由一个御医进行针刺治疗,可是,这个御医医术有限,他给王妃针刺治疗后,王妃的眼病不仅未愈,反而失明了。元世祖大怒,下令立刻杀掉了这个御医。这时,名医许国桢前来给王妃治病,结果,许国桢给王妃治疗之后,王妃不仅眼病好了,而且眼睛又复明了。
明朝的嘉靖皇帝是一个荒淫无道、凶残暴虐的皇帝,他的御医更不好当。有一次,宫女杨金英等人串连起来,趁着嘉靖皇帝睡熟又无人在场的时候,就用绳子勒住嘉靖皇帝的脖子,用布堵住他的嘴,然后两个人骑在嘉靖皇帝的身上,想要一下子把嘉靖皇帝这个暴君给弄死,为民除害。无奈,这些宫女们都不会打绳结,勒得不紧,而且这时外面又有了动静,宫女们惊慌失措,各自逃散。嘉靖皇帝剩下一口气未绝。于是,御医许绅被传来给嘉靖皇帝治疗。面对直挺挺躺在床上的嘉靖皇帝,许绅深知,如果自己开的药灌下去,嘉靖皇帝若是不能活过来,自己的结局必定是陪葬而死,甚至会株连家族和亲友。所以,许绅吓得心跳、腿软、手打颤,不过,许绅强自平静了一下情绪,总算开出了药方。嘉靖皇帝服用了许绅开的药,保住了命。可是,身为御医的许绅却因为惊恐过度,心悸病日甚一日,最后竟然一病不起,一年后便在惊恐中死去了。
古代的御医成千上万,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写下他们当御医时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所以,史书上很难找不到御医在给皇帝或皇家成员看病时的详尽的心理活动。但是,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御医,虽然平时看起来极其荣耀,不过,干这个差事的人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明朝嘉靖年间的名医李时珍,在做了御医后,只干了一年便借故辞职而去,李时珍之所以这样做,也许正是看到了御医的工作很不容易做的缘故,因此,他就很快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