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族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示“赫图阿拉之问”的文明史话
——评阎崇年新作《森林帝国》
△刘小兵

提起中华文化,儒家思想是绕不开的话题,并且,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中,儒家文化例来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正是这种大一统的中华文化最终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著名清史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所著的《森林帝国》,却另辟蹊径地从文化发轫和历史兴衰的双重角度,首次提出了中华文明具有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五种文化形态的观点。并归结出“中华文明之博大,在于其文化多元;中华文明之绵延,在于其文化统合。”的新文化史观。

文中一开篇,阎崇年就写作本书的缘起、研究思路、写作意义分别作了说明,之后,沿着中华文化地图的脉络,简要概述了中华文化的五种文化形态。接着,从地理、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的视角,重点讲解了森林文化以及它的历史沿革。森林文化始于先秦,先后孕育了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直到满洲,文脉承续三千年不绝。而以森林文化为纽带,统合多元文化,最终形成的多元一统的中华文明帝国则被阎崇年形象地称之为“森林帝国”。

当年,努尔哈赤以今辽宁省的赫图阿拉为基地,统一女真各部,创制满文,创建八旗,奠定了清朝的根基,也奠定了森林帝国的基业。当时,清朝只有几十万人口、十多万军队,缘何能战胜明朝一万万人口、一百多万军队?并打败李自成、张献忠数百万农民军队,且巩固统治长达268年之久?成为继西汉、唐、明之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二百年以上的统一皇朝,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个由非汉族皇帝君临天下两百年以上的大一统皇朝。阎崇年将这一历史难题称作“赫图阿拉之问”。 本书从森林文化的视角,站在中华文明大融合大发展的高度,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赫图阿拉之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书中,阎崇年以文化统合为引领,全面剖析了森林文化的起源、演进、发展过程,阐释了森林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森林文化是缔造森林帝国的重要基石,它一方面融汇其他各类文化之所长,另一方面,在多元统合中又坚守着其内在文化品质,为森林帝国一步步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正是森林文化与农耕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的相互碰撞、融合,在时代和人民的双重选择下,一个以森林文化为统领,总合其他各类文化的森林帝国便应运而生。换言之,森林帝国的产生,不是单纯依靠武力,运用军事手段换来的,而是借助森林文化广泛深入的内在魅力,用文化的力量去深刻影响社会和时代的结果。

《森林帝国》以森林文化为载体,聚焦中华文化的多元与统合。因为多元,中华文化始终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力,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注入勃勃的生机。因为统合,中华文化始终能在一统江山中,创新求变地永葆思想活力,为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注入源源不断地精神动力。

《森林帝国》的出版,有力澄清了公众的两个认识误区:第一,认为中华文明帝国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认为文化统合就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其实,中华文化就是在多元和统合中不断推陈出新,才铸造了灿烂夺目的中华文明,并让我们这个饱经磨难的民族,始终都能以昂然之姿坚强地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御医的惊险生活
揭示“赫图阿拉之问”的文明史话
通常的人生回响
大宋的猪
穿越唐风宋雨
心存敬畏话戒尺
图片欣赏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