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族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房四宝中的墨
●彭家祥

墨是中国书画不可缺少的用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墨的生产和使用了。近年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代墨块、南京老虎山出土的晋代墨块就是证明。最有名的徽墨创始于南唐,相传奚超、奚廷珪父子避乱到江南,定居于歙州新安,总结了易水制墨之法,制成的奚氏香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特别赏识,并赐姓封官。故在文房四宝的专著中有“李墨”之称,又名新安香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退、掭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之誉。明清两代有许多制墨专家,他们严格选料和别具匠心的图案造型投计,使墨成为工艺美术品和陈设品。清代有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家。都有名墨传世,视为文物。

近代各地都有制墨厂家,但徽墨仍居首位。墨的种类可分两大类: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是用松脂烧烟收集加工制成,油烟用猪油经灯芯引烧而后提取顶烟,加入麝香、冰片、公丁香、生漆等中药材,加水烊后的皮胶,反复打坯入模压制,最后填金而成干块墨锭。油烟墨除用猪油做原料外,还有漆烟、桐烟、菜油烟等。其中漆烟的顶烟墨最好,桐烟不及猪油烟和菜油烟,松烟最差。过去讲写字用松烟,作画用油烟,还是有道理的。松烟写字墨色浓重乌黑,显得沉稳。这种墨只能用浓墨或焦墨,若加水就会暗淡灰滞,故不能用来作画,仅在工笔画中用来画头发、胡须或草虫的钩线、擦染蝴蝶翅膀等。

油烟墨发墨后有光泽,加水后能形成不同的墨色,所以古往今来公认油烟墨适宜作画。传统绘画讲的“笔墨”中的墨法,实际就是在油烟墨中加入不同分量的水,在绘画时形成不同的色阶,就是所谓的墨分“五彩”。即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焦墨是落纸乌若焦炭而有光,浓墨仅次干焦墨但不闪光亮,重墨比浓墨含水多,看上去有厚重感,淡墨是中灰色相,清墨是比中灰更清的浅灰,在纸上可显相而在墨盘中则若有若无。传统的水墨画之所以耐人寻味就是书画家用这“五彩”之墨在宣纸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缘故。在用墨法方面,除水墨法外,还有胶水墨法和矾水墨法。画家偶有运用,各其奇异的效果。初学书画的人特别应当懂得选择合适的墨,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的墨,在书画时自然有不同效果。质次的墨永远也分不出“五彩”来。

北京有个“一得阁”墨汁厂,在清代是北方仅有的一家制墨厂,生产低档的学生文具墨块和普通墨汁。一九五八年后开始研制高档书画墨汁,品种有一得阁高级书画墨汁和中华书画墨汁,经众多画家使用证实其质量居于全国前列。

上海墨厂生产的101墨块是继承了徽墨四大家中曹素功的制法,质量较好。因其品种专一、质量稳定,给书画家留下了好印象。

安徽屯溪、绩溪两地墨厂久负盛名。因在传统制墨工艺中有所创造和发展,故产品的色泽、香气均属上乘。品种有漆烟、油烟、全烟、净烟、松烟、减胶加香等六种,其特点是品种多而模坯精,仿旧及工艺味重。既能书写作画又能当高级工艺美术品陈设文房。

选择墨块,首先要选公认好用的名牌墨,要看是否假冒,要看是新墨抑或旧墨,一般存放几年至几十年的最好。太老的墨,因风化脱胶反而不好用了。新墨胶性较重,易使纸起皱,影响保存也给装裱加工带来麻烦。市场上新墨很多,看新墨要看大小薄厚是否均匀,合于斤两,好墨的表面细腻乌黑微亮,有药香气。沾水磨时滑而不枯,磨成的墨汁有青兰或紫色闪光,磨墨时无粗糙或夹砂感。选用墨汁也要选质量稳定的名牌货或自己用惯的书画墨汁。没有把握的可少量试用,用时把墨汁倒入白盘子中看是否浓度适中,有无香气和光泽。调水后可否分得出墨色层次来,过去的一种“大字报”低档墨汁和办公墨汁不能使用,这类墨汁腐蚀毛笔,书写后也无法托裱,初学者应当注意。

过去书画家很讲究用好砚台、好墨块研磨发墨,至今许多颇有造诣的书画爱好者仍旧推崇每天临池磨墨,因为这种功课能起到收心、练腕、养气、凝神的作用,久而久之可以乐而忘忧,延年益寿。书画家在磨墨时,墨中有的中药还可挥发到空气中,吸入人体,也能起到有益的作用,这些中药多有芳香开窍,止痛安神等功效。看来有时间还是自己净心磨墨为好。

研磨墨块腕力要轻,身体要直,不能心不在焉,俗话说“墨研偏,心不专”。用墨汁最好少加些水再用墨块磨成焦墨,这样做既省时间墨质又好。研墨要用多少磨多少,不要用过夜的宿墨,过夜墨经氧化最易解体变质。墨块碎了可粘上使用,不能用水浸泡后使用,也不能用水煎成墨汁使用,以免墨失光泽,变成粗细不均的墨粒。北方干燥,墨块易风裂,南方易受潮,最好把墨用软纸包好在蜡液中蘸一下,或烫一些蜡,以利保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注销公告
更正声明
遗失声明
文房四宝中的墨
党史中四位在迪庆留下足迹的首长
朱元璋改文风
金庸笔下读月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