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师长卢冬生
我写过红军长征过云南的《干崖房战斗》和《资纳砬战斗》,两次战斗中的战场指挥员之一是红二军团红四师师长卢冬生。卢冬生长征胜利到达延安后,被分派到东北抗日联军中任职。抗日联军在东北大山中艰苦战斗。
为了确切了解日本鬼子的活动状况,卢冬生曾几次下山到哈尔滨市了解敌情,力图将这伙日本鬼子一网打尽。
日本敌特分子发现了卢冬生的行踪,将他秘密杀害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此,一九八八年八月,笔者跟随卢冬生足迹,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参观了革命历史陈列馆,向卢冬生师长深致哀悼。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罗坤山
“兴盛番族”锦幛是一九三六年四月三十日,贺龙总指挥送给噶丹松赞林的重要文物,也是祝福全国所有藏族同胞兴旺幸福的重要文物。当时,贺龙总指挥骑着高头大马进入松赞林寺,为总指挥牵骑马的是身材高大魁伟的罗坤山同志。
上世纪八十年代,罗坤山将军住在辽宁省沈阳市,曾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升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顾问。将军当时领导的是全国大型油气管道网络工程。现在油气管道网络已经遍及全国各省、市、县,这些油气管道网络最初是从大庆油田的油气管道网络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罗坤山将军回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香格里拉市),凭吊他红军长征过中甸时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友。在中甸他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
一九八八年八月,在迪庆州委党史研究室工作的我,带着有纪念意义的中甸木糌粑盒和一个木碗,到沈阳市慰问、看望、采访罗坤山将军。将军宴请了我,并且委托秘书,安排了我到哈尔滨市往返的行程和食宿。
国防部副部长萧克上将
由于罗坤山将军的关心和指点,我到达北京后,找到了萧克上将的住址。采访结束后,上将要我和他合影(照片被《云南日报》的一位同志拿走了,并且没有回音)。
萧克上将是红军第二、第六军团长征过中甸时的副总指挥,第六军团军团长,解放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少将廖运周
中甸县(香格里拉市)于一九五0年五月十日解放后,平息武装叛乱的工作直到一九六一年才告结束。在整个平叛过程中,一个重大问题是共产党要反复争取汪学鼎。一九五三年,我党做汪学鼎团结工作的出面人物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四十二师师长廖运周。廖运周是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起义”的中共党员,一九四八年,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反抗国民党蒋介石,率国民党一一0师全副美式武装的5500余人,投奔到共产党的革命队伍里,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四二师师长,兼丽江地区统战部部长(1973年以前,中甸县属丽江地区管辖)。
汪学鼎舅甥汪曲批和杨振华武装叛乱后,省委命令廖运周带部队前往中甸县平叛。一九五三年四月十二日,解放军再次到达小中甸区布弄谷,汪家民团躲在房院里,从射孔中向解放军开枪。解放军牺牲多人。部队包围房院,汪家民团向遥远的中甸县东旺区逃窜。
廖师长在中甸藏经堂召开大会。他假意说:“汪学鼎如果逃到四川省得荣、乡城,逃到西藏昌都,或者其它地方,我一个电报给张国华司令员,十八军就能把汪学鼎抓回来。但是自己的肚子疼只有自己知道。共产党有飞机、大炮、坦克,大海上有军舰,也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如果他钻进大崖洞,我们就没有办法啰。你们都是政府委员、政协委员,你们与共产党合作多年,我相信你们,你们不会把我的话,暗地告诉给汪学鼎。我说的是真心话,是不是这样,你们可以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嘛”。
廖师长在格咱区、东旺泽庸办事处都开了群众大会,向人民群众宣传了共产党的政策,抚慰了当地老百姓。廖师长在泽庸头人宴会上,喝了开瓶满堂香的中甸青稞酒,这时盲肠炎疼痛难忍,上级来电另选指挥员;廖师长凭注射青霉素,忍痛不下岗位,坚持指挥作战。
汪学鼎闷闷不乐,还在四处张望,还准备逃跑。部队和当地干部对所有老百姓都做了工作,群众都监视着汪学鼎的行动。不得已,老汪钻进了新联村比虾社对面的扎宗大崖洞中去了。
解放大军很快包围了大崖洞周围,里面有粮食六千多斤,有水、有很多干肉,但无路可逃。洞顶喊声震天,枪炮声如炸雷,子弹打进山洞里,叛匪心惊胆颤,四肢发麻哆嗦,坐立卧不安。
一九五三年六月六日,汪学鼎派人表示:“愿与廖师长见面”。李成芳军长、朱家璧参谋长电示:“依靠军事威力,逼其就范”。
部队报告:“入洞104人,昨叫回20人,现只有55人”。汪学鼎要求投降,部队提出投降条件:“一、交出小汪,保证不杀,但由政府处理;二、交出全部匪兵,如果能这样做,可保证汪学鼎的生命、财产与政府、政协职位”。
廖师长六月六日报告:经我再三政攻争取与军事压力下,汪学鼎已出洞来找我谈判。事先已请喜饶活佛前往见面,给予政策解疑。廖师长在姜社村头原汪学鼎老家会见汪学鼎。
此后,汪学鼎向政府悔罪,向群众认错,保证以后不再重犯。汪家武装一律解除,并不许再组织队伍,已与政府签订《具结》。
六月八日,廖师长与汪学鼎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顶帐篷,同路从东旺乡新联村姜社,步行加骑马回中甸城,并遵解放军命令,把汪学鼎平安带到丽江、昆明。
汪学鼎沉默寡言,一早一晚要念经祈佛,寻求菩萨保佑。中甸县委派随行翻译,耐心为汪学鼎做翻译。路过噶丹松赞林时, 汪学鼎请求到汪家僧舍看一看;到小中甸乡团结村向卡时,他请求到家中看一看。他对家人交待了后事:“自己叛乱了,抢了人,杀害了解放军、工作干部和行人,罪大恶极,肯定是要拉到遥远的地方去处死”。
千没想到,万没想到,共产党的心胸比大海还宽广。到昆明后,让汪学鼎住到昆明市当时最豪华的翠湖宾馆,请中、西医大医生为他检查身体,医治疾病,给他补牙、镶牙,吃饭也方便多了,饭菜特香,汪学鼎都胖了不少。省委书记宋任穷、省长陈庚,多次登门看望他,问寒问暖,亲切交谈,还任命他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参观团团长,由 汪学鼎带队到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参观学习,使他大开眼界。
省委、省政府任命汪学鼎为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此后,中央军委把廖运周调到辽宁省沈阳市炮兵学校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一九五五年,中央军委授予廖运周师长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