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地名演变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02 15:06:19

  德钦位于横断山脉腹地,金沙江、澜沧江穿越全境,自古为人类迁徙孔道。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土著先民活动,并已形成聚落。汉时,设越西郡。滇西北为越西徼外地,德钦自然不在郡内。有史称“德钦汉为越西地”,这是因为史家在研究类似地域归属时,常以附近的郡、州、县注之,于是这一带便顺理成章归入越西了。甚至建国后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德钦亦在越西版图内。这种情况,“虽近牵强,亦不至大谬也”。(见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体例)

  唐时,属吐蕃。故在樊绰撰于咸通初年(约公元862年)的《蛮书》中,称此地“为吐蕃铁桥节度地”。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铁桥断后便属南诏管辖。宋元文载,当属大理国,称聿赍。

  关于“聿赍”,与德钦古地名“居”、“聚隆”有一定关系。当地藏语发音“赍”与“居”、“聚”相近,而“隆”则是里边、内部的意思。向达在《蛮书校注》中,称“聿赍在今德钦以南、维西以北迪庆藏族自治州内,或在此一段金沙江、澜沧江之间也”。这与藏语“聚隆”含义相吻合。但是,方国喻先生在他的《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却说:“(聿赍)其地接吐蕃界,疑即今维西。”对于上述史家不同论点,不难看出都不过是以探讨的语气表示自己的看法,后者仅以为“可能”,而前者所指范围有很大伸缩性。

  李汝春先生认为:按《蛮书》中的记载推断,聿赍城在维西境内是有道理的。但与此同时他还表示: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聿赍城应在德钦县境,也有一定道理。其实“大家都不过是推测而已,依据尚不够充分”。因为这一地带追寻当时的历史,是根本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可以佐证的。

  研究德钦的历史沿革,总离不开与之山水相连的维西。事实上,直至清朝末年,德钦一直隶属于维西。“聿赍”其实包括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这样一来,聿赍与德钦乃至维西之间的关系也就十分明白了。

  在公元九至十二世纪这一段历史空间里,由于“宋挥玉斧”,德钦山高地远被划出大宋域外。具体言之,“乃番蛮搜山掳猎之场也”。(见民国十年王沛霖著《滇边要路略》)这一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落。至于当时的地名,有学者认为称“小旦当”,误也!据段志诚等迪庆土生土长的学者多年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小旦当”与“大旦当”是相对的地名,即今小中甸、大中甸,均在中甸县境内。在史籍中,由于编纂者疏于考察或受客观条件制约,偶尔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所难免。

  元至明初,德钦地域内仍由若干部落划地而居,各部落成员听命酋长管理。初为巴宗(今巴塘)辖地,后为招讨司磨儿勘(今芒康)与万户府剌宗(今巴塘)管理。故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黄举安撰写的《德钦设治局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德钦若干年前为西藏藏族之统治部落的一部,这问题我想不会有人提出反对的。”他说的“若干年前”,自然包括这一历史时期。

  明中后期,这一带为丽江木氏土司所占,纳西语称“阿得酋”。“阿得酋”这一地名,在明代史籍中屡屡出现。如木公修《木氏宦谱》,有“正德四年(即公元1509年)得胜你那阿得酋等处”的记载。又如清人倪蜕在《滇小记·藏程》中也有这一地名的记载:“凡云南进藏有三路,一由江内鹤丽镇汛地塔城五站至奔子栏,又三站至阿得酋。”可见“阿得酋”从明至清朝沿用时间之长。

  那么,“阿得酋”为何后来演变成“阿墩子”?

  这得从这一地名的来源说起。


  据民国《云南阿墩行政地志资料》载:昔丽江木氏征吐蕃,得释佛一尊,重不过百余斤,行至德钦林寺址歇息。此地有一墩台,高约数尺,周围清泉幽雅,翠竹成趣。翌晨欲行时佛像重达往日数倍,不能启运。于是在此建寺供佛。(后称德钦林寺,为藏语“极乐太平”之意)。从此陆续商集成市,就以墩台命名“阿得酋”。后写为“阿墩子”,汉语原义“墩子”指一整块厚而大的石头,与纳西语“阿得酋”音义相近。“自民国光复取去‘墩’字土旁,义边界应以敦和平安”,阿墩子、阿敦通用即此故也。随着滇藏贸易的发展,阿墩子成为茶马古道重要交通枢纽和货物中转站,其名声传遍从普洱到拉萨远至印度、尼泊尔的千里驿道上。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木氏势微,德钦隶四川,受巴塘土司羁縻。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划归云南,治隶维西厅,派土官在阿墩设汛分防。初,由禾氏土千总管理;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授阿墩头目桑上达土把总职;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授吉天赐外委职。“本区之土千总、土把总、土外委等的由来即是此始。”据《金滇纪要·乡镇表》载,清时维西厅设八乡、其中有阿墩子乡。由于边著遥远,鞭长莫及,“阿墩子乡”有名无实。

  光绪之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于连续发生驱洋教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边民与官兵的冲突,阿墩子设弹压委员。弹压委员虽受制于维西通判,但有权专理当地一切民刑事务,兼管怒俅两江事宜。夏瑚为首任阿墩子弹压委员,在任期间试行改革,有意改变地方政权由土目头人分地治理的局面。当地人“兼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对土司仍绝对尊崇,复受语言文字的隔阂,编制推行受到莫大阻碍”。尽管收效甚微,但阿墩子辖地已初步形成上、中、下三区格局。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夏瑚离任时立“德钦碑”,将弹压委员驻地取名“升平镇”。“升平”为当地德钦林寺汉语转义。夏瑚还将升平镇以北地区划为佛山乡,以南地区划为云岭乡、燕门乡。佛山,因该地有格尼神山,故名。云岭,该乡坐落云岭山脉腹地而得名。燕门,则因地处澜沧江深箐陡谷中,是候鸟、燕子迁徙门户。夏瑚有关“三乡一镇”的设想,为德钦后来标准化地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民国之初,地方政权仍维持清制。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4月,全省废除府、厅、州等地名,统一设县,下设乡镇。但阿墩因“界址牵动经费不足终止设县”,改称行政委员会。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设阿墩子设治局。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称德钦设治局。这一地名的正式启用,据说是这年龙汉斗先生随军至此,依德钦喇嘛寺名而更名为德钦设治局。其实“德钦”地名的出现应追溯到夏瑚时代,只因他是被革职的官员,许多政务设想也便无法实现。而“三乡一镇”的行政区划一直被沿用。

  公元1950年5月20日,德钦和平解放,成立德钦设治局工委、人民政府。下辖三乡一镇改称区。1952年5月,成立德钦藏族自治区。1955年12月,将德钦藏族自治区改称德钦县。1959年,奔子栏办事处(县级)与德钦县合并,仍称德钦县。奔子栏办事处下属的羊拉、奔子栏、霞若三区(乡)划归德钦管辖。至今德钦县设六乡二镇即:升平镇、奔子栏镇、燕门乡、云岭乡、佛山乡、霞若傈僳族乡、拖顶傈僳族乡、羊拉乡。

  地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它的形成离不开漫长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的标志性符号,对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的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经济繁荣,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努力做到一地之名的标准化、规范化运用,而不能随意更改,更不能出现错写误传的现象。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