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迪庆纳西族民俗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25 10:35:51

了解迪庆纳西族民俗文化,其理由很简单,从小生长在多种民族和睦相处的迪庆,长期与纳西族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加之长大后娶了纳西族姑娘作妻子,与纳西族一起共同生活了20来年,对纳西族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在迪庆州志办公室工作近5年期间,与我的恩师纳西族著名学者杨正文先生交流纳西族文化,启发颇多。通过多年的学习、认识和理解,认为迪庆纳西族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呈现出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文化交融现象。

据有关史料记载,纳西族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一带的羌人,后来,有一支羌人沿无量河由北向南迁徙到迪庆境内,并与土著民族融合相处形成了今天的纳西族,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代丽江木氏土司时期军事移民和清代从事经商等活动也迁来了不少的纳西族落籍迪庆境内。境内纳西族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县三坝、金江、上江,维西县永春、塔城、攀天阁、叶枝、白济汛以及德钦县佛山等乡镇。目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字显示,迪庆纳西族人口为46402人,占总人口的11.60%。

居住在迪庆境内的纳西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民俗行为便与其活动相生相伴。人类自身繁衍发展的需要,便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同时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随之出现和形成,久而久之具有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纳西民族文化自成体系,其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影响至今。

人靠衣装,马靠鞍装。一个民族最显著的标识和徽记是服饰,服饰能够展示一个民族最具魅力的文化现象,纳西族服饰也如此。迪庆境内的纳西族服饰具有地域性、性别差异性和其它民族文化的渗透性的特点。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纳西族传统服饰,衣料多为麻布。男子衣着为大面襟短上衣或长衫,下身着宽脚裤,裹绑腿,赤脚或穿草鞋,男子腰束用粗毛线织成的宽腰带,喜欢佩带腰刀,壮年、老年男子佩带打火镰和羊皮烟肚兜。妇女穿白麻布衫或金绒对襟长衫、镶花边白麻布裙,腰束白花带,女子还身披公羊皮和羊皮披肩,公羊皮四肢脚蹄形状保留,十分原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勤劳的纳西族妇女含辛茹苦地养育了9个儿子, 9个儿子到了可以帮其母亲上山放牧、下田做活的年纪时,不知什么原因,儿子们1年1个地接连失踪了,可怜的母亲伤心极了,决定到山里去寻找她的儿子。她穿着麻布长衣,套上红腰白褶裙往高山上寻找。越过9座山,渡过9条河,她来到深山密林中。有一天,她突然遇到一个骑山骡的名叫木恶的魔王。母亲随着木恶来到了一个十分阴森的岩洞,发现洞壁上挂着9个人头,经细细辨认,正是她的9个儿子的头颅。伤心至极的母亲强忍悲痛,用计套住了魔王木恶的致命处,借用野猪的力量把木恶巧妙地砍成9节。9节尸体变成了9个小鬼,9个小鬼还会说话,谈起各自怕什么的问题。一个说:“我最怕东巴作法的诵经声。”另一个说:“我最怕都鲁(神石)”。最后一个小鬼说:“其实你们说的都并不可怕,我认为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名叫羊皮的那个东西,它还有4个硬蹄呢!”听了9个小鬼的话,母亲回到家之后,她就披上一张带脚蹄的羊皮。从此以后她就什么恶鬼都不怕了。那时起,纳西妇女也就有了披羊皮的习惯。

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保护。男子头戴毡帽和金边绒帽,也有打包头的,女子婚后编发盘辫,富裕人家头戴圆形银饰。

香格里拉县金江镇、虎跳峡镇的纳西族服饰,女穿棉布对襟长衫,着坎肩,穿长裤,系百褶围腰,披缀有圆形饰物,经精心裁剪、挑绣的蛙形羊皮,圆形饰物俗称“星宿”。羊皮有披带,以白色为底色,多绣以蓝色或黑色图案。这种羊皮披肩俗称为“七星羊皮”,也称为“披星戴月”, 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还有另一种说法,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模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族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蛙的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维西、德钦和香格里拉县洛吉乡的纳西族服饰受藏族服饰的影响,男穿有领大襟外衣,宽裆裤,裤长至膝,小腿打羊毛布绑腿,头戴毡帽或狐皮帽,外穿楚巴、藏式长袖长袍或系羊毛织的带子,脚穿带扣皮鞋或布鞋。女穿无领大襟宽袖短袄,外套红色坎肩,下穿长裤,系长裙,右侧系一绣花针线包。中老年妇女头上缠黑帕子,青年妇女缠红帕子,穿绣花鞋,佩戴各类首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纳西族长期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物产差异等决定了纳西族饮食文化习俗。纳西族大部分居住在海拔1500至2000米左右的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的河谷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玉米、小麦、水稻、大麦、荞麦、黄豆、蚕豆、豌豆以及各种蔬菜等。据说,过去纳西族没有种菜园的习惯,多半在自家地里套种瓜、豆、白菜、蔓箐、萝卜等蔬菜,但现在种植菜园的逐渐增多,蔬菜品种越来越多。在二半山区以狩猎、畜牧为主,饲养黄牛、山羊、骡马等牲畜。纳西族先民虽然是从游牧生活向农耕过渡而来,但现在畜牧业不是纳西族的主要生产方式,而农耕生产才是纳西族的主要劳作。

纳西族以一日三餐为传统饮食习惯,以玉米、小麦、水稻、大麦、荞麦等为主食,但由于生产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制作方式在各地方也有所不同。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纳西族饮食,蔬菜品种较少,通常以浓茶加盐充当菜肴,平均分份就餐,特别是吃肉时由父亲掌勺平分,肉食有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等,以清炖为主,佐料种类较少。香格里拉县上江乡、金江镇和虎跳峡镇等金沙江沿线,饮食花样多,讲究烹调技术。逢年过节除主食外,还有用面粉和红糖制作甜饼、麦芽和玉米熬制成白糖、用糖稀粘制的各种稻米花糖、米糕、蜜饯以及豆豉、猪肝渣等诸多副食品。维西县的部分地方和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纳西族自古以来以腌制琵琶肉为著称,而香格里拉县金沙江沿线和维西县的部分纳西族擅长腌制火腿和腊肉。纳西族喜好饮酒,一般以自酿为主,最有特色的为索里玛酒,也是待客的上等饮品。纳西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待客热情,菜肴丰富,一般用大碗盛菜,碗数以双数为佳,素有“居家不得不勤俭,待客不得不风流”的美誉。

民居作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空间,就迪庆州境内纳西族民间来说,呈现的是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民间风格,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多样的居住形式,传统的民居多以木楞房、木板房和瓦房为主。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的传统木楞房,用石料垒石脚,以原木拼接成木楞房,房屋布局一般有正房、草楼和仓房。正房为平房,是全家人起居之所,门槛高,门楣低。内设火塘和大小木床,火塘上安有三脚架,三脚架靠大床一侧有祭祀五谷神的烧香台。火塘与大床相连的另一侧有中柱,又称擎天柱。大小床相连,外靠大床一侧有神龛。仓房也是平房,石脚高于地面,上下用木板密封,再盖房头板,用以储藏粮食及家中财物。草楼上面堆草或住人,下面关牲畜。而上江、金江、虎跳峡等乡镇的纳西族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的木板房或瓦房为主。传统木板房,筑土墙或垒石墙,房顶覆盖长条木板,压石头。分居室、畜厩和厨房。

维西县纳西族多以木楞房和木板房为传统民居,一般三间最为常见,分别为卧室、厨房和仓库。卧室、厨房设火塘。

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布局的民居建筑最有特色。“三坊一照壁”正房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厢房略低,通常下辈居住,再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屋基采用石头砌成,墙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砖修饰,上段则用木板围封,屋架强化穿斗功能,增强了抗震能力,使房屋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屋面都用筒板瓦覆盖,前后出檐,人字面坡交接处装饰“垂鱼”。

时至今日,纳西族的民居建筑多以瓦房和砖房为主,纳西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在逐渐消失。

纳西族居住在群山起伏、陡峭险峻、激流险滩的金沙江、澜沧江流域,决定了其行路的艰难险阻。纳西族先民借助畜力和栈道来克服艰难险阻,畜力以马、牛、驴、骡等为主,驮运物资或骑乘。在金沙江、澜沧江及其支流上用溜索、木船、羊皮囊和皮筏来渡过,有效解决了两岸居民的行路难问题。现在,机器船、汽车的普遍使用,大大改善了纳西族的通达条件。

据说,羊皮囊和皮筏曾经是居住在金沙江流域的纳西族群众常用的水上运载工具。羊皮囊是由羊皮经过加工制成,羊皮通过揉制后变得柔软轻便。将皮囊的四肢或颈任选其一肢作吹气用,用绳系紧缠牢。使用时,先将羊皮囊放入水中浸泡数分钟,待滋润后。用嘴在未系绳的一端中吹气,待羊皮囊膨胀后,用力挽结,使空气阻塞。使用羊皮囊一定要紧贴人的腹部,利用四肢上的麻绳绕过人的背部,采用上、下交叉的办法系牢。这样,羊皮囊在水中可产生一定浮力,将人浮托于水面。只需人的手、脚轻轻划动水面,人即可向前移动。而皮筏一般由四个羊皮囊组成,用绳子系在四根木棒上。在皮筏的前后或左右各拴一麻绳,绳的长度要多于江面的宽度。使用时,先将筏子一端的绳子携至江的对岸,将绳拴于稳固的地方。开始时,先由江对岸的人用绳牵动筏子,借着水的流向缓缓移动。后边的麻绳也顺着筏子逐渐放绳,至对岸后,再用麻绳将空筏拉回。这种羊皮筏可产生较大浮力,多用于载运物资和乘人。如果较大的牲口过江,需在牲口背上挂一羊皮囊,也仍用麻绳牵动筏子的办法运至对岸。

现存于昆明大观楼长联里的“元跨革囊”典故与羊皮囊有渊源的历史关系。清代名士孙鬓翁以“元跨革囊”四个字概括了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10万大军,兵分三路,直指云南,凭借革囊和羊皮筏横渡金沙江之壮举。其中,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西路军也凭借革囊和羊皮筏在香格里拉县境内金沙江边渡江到丽江石鼓、巨甸、塔城一带。丽江巨甸原名“九赕”,元初改为“巨津”,意为大渡口。到现在,“元跨革囊”的历史事件仍在境内金沙江沿线广为流传。

节日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纳西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节日文化,并形成了具有强烈的人为因素和浓厚的文化色彩的节日民俗,既有与其他民族相同的节日,又有自己民族独有的节日。正月春节、三月清明节、五月端午节、六月火把节、七月祭祖节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是各民族具有共性的节日。“二月八”是融地方历史、宗教、民俗、文艺、民族关系等为一体的独具纳西族特色的节日之一,集中体现了当地传统农耕、游牧、东巴、歌舞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受地域的影响,不同的地方在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差异。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纳西族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相聚在白水台欢度纳西族传统节日“二月八”,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都到白水台台地上跳舞、对歌、祭拜白水泉。节日里的白水台旁,人们燃起一堆堆篝火,在地上垫着松毛,摆上饵块、粑粑、葵花子、梨、鸡鸭鱼肉等食品和热茶。大家席地围坐,亲友们互相问候,开怀畅饮。饭后,人们围成一圈,在悠扬的芦笙声和欢快的锣鼓声中翩翩起舞。青年男女多在浓荫覆盖的大树丛中,对唱山歌。同时,各村寨的骑手云集在一起,开展赛马比赛等活动,热闹非凡。在节日中,用鸡血朝祭白水是不可或缺的节日祭典内容之一,感谢白水神过去一年里对民众的保佑并祈求来年的丰收,这是至今还保留的纳西族古老血祭的痕迹。

关于“二月八”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的优美故事不少,有的是关于驱鬼的传说,有的是关于东巴教的鼻祖丁巴什罗的故事,在当地纳西族民间最为流传的是:很久以前,有3个妖魔在宁蒗地区为非作歹,后来被守护神看管起来了。一天,趁守护神熟睡之机,妖魔逃出,变成3个美女,混入在山坡上唱歌跳舞的姑娘队伍中,企图残害她们。当妖魔快下手的时候,守护神及时跟踪追来。他从纳西族家里要了两个鸡蛋,拿在手里,摇身变成一个姑娘,走进舞队中。原来妖魔闻不得鸡蛋味,一闻到鸡蛋味,立即原形毕露,于是当场被擒。守护神为感谢纳西族同胞的帮助,就在山坡上挖了个池塘,灌满了清泉,让这一带纳西族百姓于二月初八来这里沐浴,唱歌跳舞。天长日久,就演变成了“二月八”节日。

维西县纳西族把“二月八”又称为“三朵节”,以祭祀活动为主。香格里拉县上江乡一带又把“二月八”又称为“放牧节”,还用猪头、大米、酒茶等来祭祀山神和土地神,也少不了杀只公鸡,滴血于树或石头祭祀。还相传有居住在境内金沙江沿岸的纳西族在农历二月八当天要举行祭天活动,而且只讲纳西话,现在已基本消失。

纳西族的婚姻习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婚俗表现形式,传统习惯以舅表婚、姑表婚为主,以舅为大,婚姻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由父母包办,甚至指腹为婚。这种婚姻形式是原始时代亚血缘婚的一种残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的演变,近亲通婚逐渐杜绝,提倡婚姻自由,但亦有讲究门当户对、明媒正娶的,奉行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传统伦理。

纳西族的婚礼一般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6个程序,从择偶到成婚,有许多特殊的礼俗,但不同地区由于生活习俗的差异,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以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纳西族传统婚姻习俗为例,青年男女在正式结婚前,要请东巴推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吉日。正式订婚那天,订婚的男青年在媒人的带领下,携带着茶、酒、糖、布等礼物到女方家,女方家设酒席招待,先由媒人致辞,再由女方父母、兄长叮嘱祝贺,然后双方约定婚期。订婚后,双方以亲戚礼节交往。定亲1至两年后举行婚礼。婚礼由德高望重的东巴主持。结婚当天清晨,媒人、新郎及部分亲友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接亲,男方媒人或歌手需与女方媒人和歌手隔门对唱。对唱之中男方媒人或歌手要用尽赞美之词以赢得女方的欢喜,女方则客气地询问有关礼节诸多问题,如对天地神灵、先辈父母、远亲近邻的酬谢之礼等。对唱只是一种礼节性的仪式,并不讲究细节。女方家开门后,东巴及族中长辈坐在正房堂屋大床上,新娘向父母长辈叩拜辞行,新娘父母则教育儿女为人处世的道理。新娘出嫁时,由兄长背出门外。新娘进夫家门之后,先由东巴烧香、念经、祭奠祖先,新娘新郎在媒人引导下,向东巴、父母、长辈行礼,东巴手持酒碗诵念祝婚词和有关经文,受拜长辈也要致以祝福之词。在婚礼中,新郎新娘在宴席上招待行礼,夜晚则聚众跳舞唱歌,直到深夜方才散去。新娘出门前,须向爹娘行礼辞行,伙伴及姊妹们团团把新娘围住,接亲者须从人丛中把新娘拉出。新娘出门后,或骑马、或乘轿、或步行。一路上歌手边走边唱。到男方家入新房时,新郎与新娘要抢门,认为谁先进门,谁在以后生活中掌家。当天新娘要给男方家人及亲属送鞋子。送鞋子仪式在堂屋举行,新娘按在座者的辈份依次用盘端送自己缝制的布鞋,对方用红包包一定数量钱放入盘内回赠新娘。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项礼仪,也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普遍受到重视。但由于境内纳西族群众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宗教信念不一,安葬方式也有差异,主要采用火葬、土葬等形式,土葬是到了民国初期才开始在纳西族地方逐步盛行起来的。

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纳西族传统丧葬习俗以火葬为主,宗教色彩十分浓厚,气氛虔诚肃穆。纳西族人死后殓入棺木,抬到火葬场火化。每个家族都有公用火化场,用柴禾火化,男性的垒9层,女性的垒7层。尸体火化后,捡头、胸、手、脚等部位遗骨,放在麻布袋里,搁在家中正房神龛上,其余骨灰次日由妇女们扫入杂草丛里或抛入江河。在整个丧葬仪式中,从人临死前亲属轮流守候侍奉、为死者放口含、洗尸穿寿衣、入殓、吊唁、念送魂经、指引魂路、招魂,最后到超度亡灵等仪式少不了东巴的主持或参与。对东巴大师的葬礼较一般人隆重,分为初祭、复祭和再祭三个阶段。全村东巴皆参加,由主祭委以职责,按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祭祀跳舞。

火葬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葬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由来已久。据《荀子· 大略篇》记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这说明了我国氐、羌民族有人死后必焚尸的习俗,纳西族作为氐羌民族的一个支系,至今在丧葬中保留了祖先的火葬形式。

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我州境内金沙江沿线的纳西族和维西县纳西族实行土葬。以金沙江沿线的金江和虎跳峡等两个乡镇为例,丧葬仪式宗教色彩不十分浓厚,也有个别人家3至5年后做斋,也请东巴主持。丧礼后第七天做“七”,接魂祭魂送魂,亦较隆重。第四个七天,由出嫁女儿做“四七”。各家有自己家族的祖坟,祖坟上有祭祀用的石或树,象征山神。

在境内纳西族对殉情者、意外亡故者、自杀者、夭折者不举行正规丧葬礼仪。但一般也有请东巴举行超度亡灵仪式,驱鬼避邪。尸体一般不停放于家中,只能停灵于门外,一般不葬入祖坟。找不回尸首的,以鸡代替死者下葬。

信仰习俗是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纳西族作为境内的古老民族之一,其信仰习俗包含了巫术、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从中表现出纳西族的一种无形的心理文化现象,是纳西族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

古时,巫术在纳西族信仰习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在香格里拉县的三坝、洛吉、金江等乡镇纳西族居住地方考古发现的金沙江岩画,岩画里有岩羊、獐子、山羊、马鹿等动物,人形图案十分少见,这是纳西族先民狩猎巫术的实例。考古专家认为,原始人创作岩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观赏和对美的追求,而是为了狩猎的成功,达到实际目的的巫术效果。

占卦也是纳西族巫术活动的一种形式,通过占卦形式预测吉凶祸福。有卜卦、羊骨卜、巴格图卜、石粒卜、插图片卜、鸡骨卜、六十甲子卜等,多用于红白喜事、喜庆佳节、生丧嫁娶、生产生活和出门远行等活动。

纳西族大多信仰东巴教,东巴教是纳西族独有的一种原始宗教,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三坝白水台是东巴圣地,有“ 不到白水台,不算真东巴”之说。据考究,东巴教源于原始巫教和藏族苯教,认为万物有灵,皆有善恶之分,凡山川、河流、泉溪、树木、牲畜等有灵魂,以祭天、丧葬、驱鬼、禳灾和卜卦等活动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以图腾崇拜为其原始宗教特征,包括木石崇拜、动物崇拜和生殖崇拜等。木石崇拜体现于祭天仪式中,木代表纳西族祖先,石代表其后代子孙。动物崇拜供奉的为家庭守护神,白地纳西族在家门外,一般竖有两个石头,分别代表母利东和母利色两位神,女为虎,男为犏牛,是富裕安康的象征。生殖崇拜也在东巴教中有表现。

历史上,东巴教道场较多,仅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就有数十处,兼有宗族道场和各家庭道场,其种类分祭天、祭风、祭龙、送瘟神等多种。其中祭天最为隆重,祭天在纳西族民间被视为“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事”。活动均为祈求、祭祀为内容。从活动中诠释和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矛盾问题。祭龙、祭鬼较为隆重,祭龙以“二月八”为代表。

自古以来,纳西族和藏族交往频繁,和睦相处,文化交流,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地方也有一定的传播和影响,部分纳西族也就信仰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噶举派在维西纳西族地方影响较为深远,有达摩寺、来远寺、寿国寺、兰经寺等藏传佛教寺院。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寺里专门设有卓康参,为上江、金江、三坝、洛吉等地方纳西族僧人和信教群众提供宗教活动场所,历史上该康参的高僧曾考取过藏传佛教甘丹赤巴法台,在全藏区也是屈指可数的高僧大德。德钦的纳西族受藏文化影响更深,除了祭天法事活动由东巴主持外,其他信仰活动均信奉藏传佛教。

在香格里拉县金江一带的纳西族还信仰道教、汉传佛教,至今还有道场和庙宇遗址。

礼仪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的表现。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别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纳西族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到纳西族人家里,要十分讲究“上八位”礼俗,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座,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如果有老人进来,年轻人要起身让座,主动问候。有老人的场合,不可高翘二郎腿。纳西族除尊重老人外,也十分关照爱护小孩和女子。

纳西族善于互相帮助,注重礼尚往来,崇尚节俭朴素。特别是遇到丧事,亲邻闻讯后,抛下一切活计,全力以赴前来哀悼安慰。丧事餐桌上的饭菜,称为“百家饭”,多为村邻亲友携带而来。妇女做饭、接待客人、劝慰死者亲属。男人则日夜守在当事人家陪伴主人。

纳西族遵循的民间禁忌也不少,禁忌通常作为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所涉及的内容有宗教、生产、生活、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有关生产禁忌有: 在春季逢初八、十八、二十八日,撒种方向不应与日出方与日落方相对,应为北方与南方相对。在夏季逢初五、十五、二十五日,撒种方向忌南北相对。在秋季逢初一、十一、二十一日,撒种方向忌南北相对。在冬季逢初九、十九、二十九日,撒种方向忌东西方相对。 又如生活禁忌有: 鼠日龙日只可迎不可送,虎日不宜栽种,兔日不宜诵经,龙日不宜扫地清洗,蛇日不宜接新妇,马日不宜立屋架,羊日不宜出门远行,猴日不宜出远门,鸡日不宜出门,猪日不宜立屋架。出门之日忌扫地。正月十五日忌用刀斧锄犁、磨、碓等。还如语言禁忌有:插秧时忌在田问吹口哨,有人出远门前家人忌争吵,大年初一忌哭闹争吵、污秽语。

从禁忌里表现出纳西族的独特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虽然有些不健康和消极的内容,但了解纳西族的禁忌,可以说是与纳西族和睦相处的基础。

总之,纳西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融合性和时代性的灿烂的民俗文化,延续至今,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张国华)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