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色彩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04 09:38:46

盛夏之际,因为一些繁复的私事,促成了一趟阔别九年的故乡之行。从滇中出发,车轮就一味儿欢快地滚动、呼啸着驰向高原边地滇西北。

这个时节的香格里拉,自然景致还停滞在那种浑厚的单一色调中,那是一种大高原还未被斑斓的色彩唤醒前的沉寂,满目的青葱墨绿,是从眼前连到天边沉闷的绿,恰与高原天空中厚实的云互为衬托。夏日的阳光也是揶揄,时不时才慵懒地从云层间撒下一缕光亮。而远处的另一方天际之下,铁灰色的重重山峦还在褶皱处藏掖着一大片一大片不甘被季节更替而融化的残雪,这残留的雪虽已无力构成冬季的景,但还是那样执拗地匍匐在大山的背阴处,要想让观景的远客一准看见大高原上纯然的白,一方净土上炫酷的白。仿佛在竭力述说着曾经冬季里广袤苍凉的冷。

这个时节,高原上极目的辽远天际总有重重叠叠的山脉和天空中颇具固态质感的层层云雾横亘一隅,看不清天空与大地的明皙分界,那云遮雾绕的背后竟使人感到莫大的神秘。

从滇中向西北部去,广阔的地貌景观渐渐地变化,山变得高耸起来,江河也不再宽敞平缓。崖壁陡峭,林木葳蕤,山巅云天相接,更显磅礴大气。 就像希什金笔下的风景油画——铁褐灰蓝的主色调表现大地的厚重质感,深邃曼妙的瓦蓝柔橙描绘出天空的神秘意境,就是这样的景。

蜿蜒行驶中,车窗外的景色随着地势的变化不断切换画面,须臾间,一处藏族村落扑入眼帘,那一处山峦缓坡与茵绿草甸之间的房屋群落,远处望去恰似在一大块高低起伏的绿色绒毯上撒下了一把白色的骰子,突兀且有趣。

洛扎,是距县城十余公里的腊恰卡村的一个藏族小伙子,面部轮廓凸显着康巴人的硬朗线条,棱角分明,张弛有度,半成品的雕塑一样,乍一看就是个地地道道康巴男人坯子。在不知不觉的青葱时光流逝中,他可以感慨:啊啧啧啧!我将要成为一个康巴汉子了……

洛扎从阿爸那里耳濡目染来的彩绘技艺,他正用这一双指尖手背满是斑驳颜料的手,甚是专注地描摹一幅传统壁画“骏马宝”。正因为太专注在画上就管不住自己的脸了,面部神情不觉中变得很生动,微翘着紧绷的下颌,再把下唇勒进嘴里咬住,还从一边吐出一点舌尖,伸长脖子,眼睛直勾勾盯住正在涂染的画,些许扭曲的面部流溢出趣味十足而又天真稚嫩的老练,一个大大的表情包。

拍下视频网播,会有一些点击率的吧? 我想。

严格来说的话,他的画还不能算是一种正统的传承。纯民间的藏式绘画,只是质朴的情感流露,在遵循、符合了图腾造型与自然色彩的界定规范之后,再尽力作出斑斓绚丽的重彩渲染,以极纯的色度、十分饱满的色相,不作调揉,直接铺设。就是一种源自自然心灵不假思索、不曾过滤的对色彩的萌态感触。

洛扎时常挂在嘴上的民间话语:“催咚、催咚”就是“上色儿、上色儿”的意思,重复又急促的语气是在表达激情和喜好。就爱这一行当,要干这一行当。

丰富多样的色彩经由他的手,点染刷涂在经堂、餐厅里的神龛上,斗拱堂柱、梁栋翼角上,窗框的楣檐上,藏式立柜的门脸上。涂染对象各个受光面的色彩对比十分强烈,图案纹饰变化多样。还描绘了一幅幅的民间传统壁画。 施展处可多了,对他来说,仿佛这就是世上最快活的事儿了。

我以一个旁观者不乏明朗的态度提问:“这么多的颜色,呛眼得很,你不觉得有些热闹过头了吗?”他回答我:“在这个江湖上,我就是想搞出一种存在感,用洪荒之力。” 一个没有多少汉语储备的藏族农村小伙的嘴里冒出这么一句来,我顿时懵圈了。网络及各种传媒真是太强大了,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新网词的速度也快得让人“晕车”。

藏式传统绘画在严格意义上是有着世代传承的,特别是在神圣、博大的精神领域,有着自成一体的民族审美情趣,独特、严谨的造型比例,细密繁复的规范着色等等。有专业论著中引用的藏文传统颂词译文摘句:

黄丹身色有如须弥放光明

揭示奥义剑斩愚痴著经论

……

帝释划分四季十二月

犹施妙印瞻洲创画技

谨向布雪噶玛和结突

首创绘画圣者虔诚礼

……

能在神圣的佛寺殿堂里描绘圣像,是每一位僧、俗画师无上的荣耀。十多年前一次去松赞林寺朝拜的时候,正赶上甘孜州道孚的几位俗家画师在高大宽敞的寺院大门的门庭廊道两侧大墙上作四大天王护法神像。画幅占据了两侧整面的墙,画面笔触灵动婉转,线条舒缓流畅,设色规范,最重要的是比例严谨,准确无误。与其中一位画师攀谈中我了解到:藏式绘画中佛、菩萨的造像十分讲究比例尺度的准确,不能有半分差错,是专业水准的绝对技术考量,有严格传承的术语规制。如:一、计量单位;二、相好与随好;三、坐相及手印;四、服饰法器;五、颜料。且这些专业术语及技法内容浩繁、学问究深,多是师徒或家族内部口耳相传,外人想学,得视机缘、天赋和品行来定。

这时,我也深知此道不易,非我辈缘法外的社会世间一叔、二叔可附庸的,还是回头守拙在自己的油画门径里吧。

佛堂神殿的塑像与彩绘是信仰的高塔上如甘露般撒向人间的七色光谱,各样的色都被赋予了超越今生价值的善妙因子,人们不只是由衷地赞叹这美轮美奂的色彩,还更为了寄托于美好来生的吉祥而祈愿,与充满一切空间的无数芸芸众生一起,向三时的至尊佛陀和金刚大众合十顶礼。

寺院里的一切彩绘,所有历世珍藏和留存于民间的唐卡画像,不同于纯民间绘画的拙朴与率性,都不能仅用凡俗的艺术思维和眼光来考量和探究了。因为那上面有着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熠熠闪光的藏传佛教精神元素。

洛扎的“骏马宝”图将要收尾,颇生动,只是在马的头脸处还显得“匠气”太重,这可能是因为对图腾规格定式一成不变又稍欠功力的模具式摹仿的原故。当然,眼光不该这样苛刻,率直的笔触才是最真实的,贵在人与画的心灵互动。

“骏马宝”图是七政宝图之一,即:金轮、神珠、玉女、大臣、白象、骏马和将军七宝。据传,七政宝是象征贤者征服世间,造福于六道众生的功德。这几幅彩绘图腾都注重勾勒线条的圆润流畅和色调的温润柔雅,一般的百姓家里的壁上都不常见,民国以前的土司家佛堂或客厅里有无壁绘不得而知。有趣的是“七政宝”图乍一看却只有五项:大臣、将军、玉女各为一图,金轮、神珠各驮负在白象和骏马的背上。

洛扎手上的颜料都是现代的化工产品,丙烯,一种新型颜料,水性胶质,凝固得很快,所以覆盖力强,用做色相过渡阶段的涂摆很称手。作画的师傅、匠人们现在都不用传统颜料了,当下这样处处行商的时代,弄点颜料不就是花费几张面值不大的钞票。过去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要全凭自己一双手去自然界中找寻、采集具色的矿物、砂土、石块,植物根茎、籽、叶片等等,回家来还得不厌其烦地捣杵、研磨、熬制……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时日地重复劳作。今天的人们不可想象也很难理解,不由得又会发出嗲声:“哎吆喂 …… 快一点好不好啦?急死宝宝啦!”,如此这般。其实,新、老两方的人本都无可厚非,不用拿代沟来说事的。历来,人类发展变化的演进中可不是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最好是各人都真心感谢当下自己的这个时代,用心地过好每一天,随心地享用每个季节的美丽色彩吧。

不过,在北部和西部藏区有专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正劲头十足地用古老方法制作颜料,全手工,纯天然。从采集原料到画作完成,全程录制视频。最后是否成为了高端商品亦即艺术珍藏品不得而知。不过,我寻思来寻思去,咋就把这事儿与珍藏版的茅台和五粮液联想到一处去了? 哎呀!勿怪勿怪,因本人也是个嗜酒之徒,啊么么……见笑见笑。

2005年的时候在德钦见到过一幅羊皮唐卡,一眼看出那不是老货,光鲜得很,一头老公羊的大皮张,保留了一双硕大弯角及连接部位的骨板,四蹄,短尾和一身白毛,显得自然规整,对称协调,还配饰了铃铛,牛骨串。用很具韧性的木质筋条圈成叉头环,来起到绷平抻展的作用。画上的是“昂久旺登”,即十相自在图,一枚很大的印章直戳戳、楞整整地盖在绒绒白毛的大羊皮上,正正居中,刚好被一圈浓密的羊毛紧紧围在中间,像一个硕大的神秘符号深嵌在上面。感觉不同凡响,颇另类。也正因这太另类的样式,都不能算作唐卡了吧?只是听说过旧时藏地有皮张、皮草上的图腾绘制,可否归类为唐卡,不知。

“昂久旺登”是一个梵文字符高度集结,色彩十分标准方正的绝品符号化图腾,六个字符各就一色十分严谨地交织在方寸平面上,横平竖直,严密紧凑,毫无壅塞的违合感,以宝焰光轮为塔状围形,四平八稳地安置于莲花宝座之上,吉祥而庄严的法相,一个古老的宗教徽章。当初的设计者要在今天的话会被某家广告公司高薪聘去当工程师的,不是浑说。

“昂久旺登”其象征和寓意是时轮之精髓,密宗上师和出离世间的高人才能心领神会。世间功用则是镇妖避邪,消灾,吉祥保平安。

我向洛扎建议创作一些非宗教意向及非传统图腾的唐卡,形式、结构及品相可沿袭传统,内容和技法揉进一些现代的东西,那样,怎么说都是自己搞出来的,素材又是取之不尽。可是小伙儿执拗,不干,说那就不是唐卡了。咋个了?小伙儿貌似很能突破传统的一个,这时又如此守旧了。是担心创作出来有名堂以后,一些艺术品收藏家找上门来? 唉哟!又一转念,我也干嘛这样诲人不倦,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是娘胎里带来的主张和自信,谁爱喝你那一壶。也倒不是坏事,世界等待的毕竟是年轻人。

老的唐卡作品很耐看,经得住挑剔眼光。传统中佛、菩萨、护法像及一切具宗教神秘和特定符号的绘制是严谨到纤毫的,除严格规范的标准比例尺度以外,启动构图时的线描也是多一笔不可,少一笔不行,色彩更是一一归位。没有任何一幅画像的色彩是作画者自己的意愿和臆想,必须严格尊崇千年来的藏传佛教经、律、论的有关阐释和传统规制,不可动摇,没得计较,这是刚性的。吾辈世间一、二叔,不焚香磕头,不守戒律,不谙法义,不曾时时处处扫拭心之尘埃污垢。有何法缘、资质以及心力能量来绘制特定唐卡像。况且,即便能在技法与工艺上尽力达标,但是,其所代表的强大精神内涵,超脱凡尘俗世的纯洁理念,浩瀚无边的慈悲情怀,逾越一切世间价值的无上空性境界,都寓意在这尺寸天地的唐卡画中。那么,一颗未曾经由佛光甘露滋润沐浴的凡尘俗心,一个摇摆游荡于纷乱娑婆与寂静空门之间的冥顽心灵,切莫用以些些搂手小技将伟大的释迦精神趋之若鹜地沦为商品吧。寻思至此,本二叔就没有冒昧地动念去作传统式唐卡来谋利的心思了。

二十多年前了吧,驾着拖拉机沿214国道去芒康出差,老牛般的行速使得我有充裕的时间和自在心境,惬意观赏澜沧江大峡谷的景致。现在已记不住是在哪一路段,江对岸一壁十分险峻陡峭的悬崖上,凿刻着几个硕大的藏文字符,由几近顶端的高处,直达差不多触及江面的崖底,得有五、六丈的高,真是气势磅礴。上下游十几公里杳无人迹的荒野中,显得别样的孤傲、神秘。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的风雨侵蚀,色彩只依稀可辨,但能看得出也是赤、蓝、绿、黄、白几色,字体一贯白色,边饰和间隔由黑色及其它色组成。阵阵的江风呼号和汹涌波涛愈发衬托出摩崖石刻的不老沧桑和无穷无尽的精神能量。可以想见,在那个不知是何年代新凿成的时候,天地间蜿蜒连绵的干热河谷里,以日月星辰为伴,与涛涛江水为邻,它就曾以凝重而又绚烂的色彩,游刃遒劲的笔力,昭示着信仰的力量。

人们可在这大自然的狂野之地也一样的发起唏嘘感慨,一样的虔诚膜拜——向着巍巍崖壁上的彩色摩崖石刻。

是的哦,藏族人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是相当质朴的,特别在民间,人们很乐于摆弄,理念也单纯:赤、橙、黄、绿、青、蓝、紫,我就是喜欢。德钦有一家文化社在早几年前搜集汇编的民间弦子歌舞中就有这样的唱词:

我喜欢白色上面再加一点白

就像白色的岩峰上面栖落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喜欢绿色上面再加一点绿

就像绿色的核桃树上飞落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喜欢红色上面再加一点红

就像红色的檀香树上停落一只火红的凤凰

这就是藏民们没有一丝物欲羁绊的纯朴意念,满眼的浪漫色彩意境和欢快热烈的弦子歌舞,直白想象的表达与自然景象那样契合,灵动又柔曼的色彩与欢畅音符的激情兑接。人们太懂生活,一群暂时忘却了世间烦恼纷争的人,以欢悦的心,用带彩的音,趁着夜色和篝火一起歌唱灵魂,赞美天地。啊么么!我也差一点就要加入弦子发烧友了。

人家羊皮弦子的杜鹃木音筒和栎木琴杆上浅镂雕琢的纹饰全都覆盖各色颜料,红红绿绿花花哨哨。他们就是这样用信手拈来的色彩点缀生活,色彩一直都赋予他们源于天地自然的纯朴情感,而浮躁的心和骚动的欲望是不会这样如随心吟唱般的去摆弄色彩的,这是真正散发着浓郁草根气息的藏民色彩,简单真实,不扭捏。

文化社那几个在专心调研与戏谑调侃间把民间文化传承的事,那种已被尘封多年且不是太直接关乎民众个体利益的事,不太好办的事,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地一路摸索着搞起来了,而且十分有声有色。几个在形貌上,颜值上都不是很康巴汉子样式的哥儿们,真真干出了康巴汉子要干的事。往昔的康巴汉子是勇猛彪悍,粗犷豪放的。今日康巴汉子的文化气质,不同于普遍概念中知识分子有时过于的谦恭和儒雅,而是承袭了一些骨子里的耿直与倔强,不时地会将康巴人那种较为强硬的个人意志在工作上展露出来。这样的工作作风也许就是这一方土地上从古至今生命骨血里的另一种民族特质,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要有几个这样的康巴汉子来守护、引导。 (未完待续)(陈见坪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