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摄影杂谈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国华 发布时间:2019-01-15 15:02:12

每当我看到非遗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会自问,非遗能留得住吗?当然,我也会自豪地回答,肯定会留得住,那是必须的。在当下,我们要用光影留住那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让光影非遗放光彩!

迪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世人皆知,迪庆的美丽在哪里?迪庆的美丽就在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令人向往。迪庆拥有的香格里拉品牌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是全世界公认的两大世界级的品牌,它们能够名声那么响亮,就是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雄厚支撑点,那是无可争议。

说起自然景观,大家都会感受得到,在迪庆出门就是蓝天白云、高山峡谷、雪山草地、茫茫林海、湖光山色、川流不息,处处都是美好山河,身临其境,坦然无恙。再看那生活在迪庆境内的动物,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自由,百鸟掠过高山峡谷从远方飞来,万兽深居茫茫林海繁衍生息,牛羊奔驰雪山草地守护家园,在夏季肥壮的成群牛羊像珍珠般地洒落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令人浮想联翩。

说起人文景观,全州境内有26种民族居住,文化多样,相生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生产劳作,歌舞器乐,手工技艺,绘画艺术,呈现出五彩缤纷,独具特色,引人注目。如今,迪庆拥有的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是祖先们经过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保护结果,留给我们的是永久性的自然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伟大杰作,一切都是在敬畏与感恩之中诞生,留下的都是万物有灵皆为平等的美好愿景。

再看,迪庆拥有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是祖先们历经千百年来用智慧创造的结晶,留给我们的是精神财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时代创造,一切都是乡音、乡情、乡愁,充满着人间真情的流露。人们都会说,迪庆是摄影的天堂,天然的摄影棚,让摄影人羡慕,令摄影人向往,这显然是一点也毫不夸张的描述,我们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地方,确实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我们要使摄影与非遗保护融合发展,让我们投身到传承、保护、发展、融合的非遗摄影行列之中,我们要携起手来,不忘初心,并肩前行,启开思想,举起手中的相机,用镜头记录传统非遗文化,用摄影作品更好地宣传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用影像留住我们的记忆。在这里,我回忆起来了一段牧人生产劳作的故事,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据我母亲讲述,我出生在四川与云南两省交接处的新沾河流域的拉格牧场,我出生的时候,是在五月份,天还下起了一场雪,我在雪花飘飘中降生。我出生之后,一直生活在牧场上,直到九岁读书,就这样,牧人的生产生活给我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深刻印象。

过去,牧人住的房屋是木楞房或牦牛毛制作的帐篷,用木桶打奶制作酥油和奶渣,用传统木梭轮编织牦牛毛绳索,在雨天雪里披着牦牛毛毯子劳作,还有那悠扬的打奶号子萦绕在耳边,就这样,我在牧场度过了美好童年生活,今天这些都是已经变成了我们的非遗文化,因为这些文化事项都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在消失,慢慢地离我们远去,一旦消失了,永远就回不来了。今天,从我的成长历程来看,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壮年,经过了50年左右的岁月,牧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迁,手摇牛奶分离器替代了木桶打奶,塑料雨衣替代了牦牛毛毯子,塑料桶替代了木桶,等等,枚不胜举。将来再过50年左右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现在的这些变化将会变成非遗文化。

因此,我就在此说,非遗文化就是在这一时代变迁之中遗留、诞生,我们有责任举起手中的相机,去记录那一美好瞬间,留给后人去分享。人们常常说到,一流摄影靠想法,二流摄影靠技术,三流摄影靠器材。我认为,说得有些道理,八九不离十。但是,从哲学的辩证法来说,想法、技术、器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缺一不可。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想法,也就是思想,非遗文化思想,做非遗文化摄影,不能离开非遗文化主题,其生命力就在于文化,离开了文化就谈不上非遗摄影,非遗文化关键要读懂文化,不是略知文化的表面,而是要熟知文化的深层内涵。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才会有想法、有思想、有文化,通过作品来表达主题和思想,才能捉住观众的心,这是我们非遗摄影的真正的目的所在。每年的藏历九月十五,在香格里拉市尼汝村举行一年一度的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祭山跑马节,梦寐以求的摄影人们纷纷会来到尼汝采风。

我想,来尼汝采风首先一点我们要读懂尼汝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要读懂祭山跑马节的由来渊源、文化内容、表现形式、节日程序等,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才能会拍摄出文化大片、精品作品,留住文化的根源与灵魂。因为,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了一段不朽的文化故事,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了一个深刻、永恒的瞬间记忆。摄影界通常把摄影分为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两种,我认为,非遗摄影应该以纪实摄影为主,记录的是文化事件、文化现象、文化表征的内容。不过,靠技术也可以的,用构图、光线、色调等技术手段,拍摄出一副好的作品也能感动观众。

我们一起来吧,留住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光影,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担当,让我们的非遗摄影,芝麻花开节节高,一浪高过一浪,通过参与、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的形式,做好非遗摄影,把非遗文化的根留住吧!

作者:张国华


责任编辑:李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