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感受云南考古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雪飞 发布时间:2023-07-31 10:23:43

地面上铺着厚厚一层洁白的螺壳,远远看去就像积雪覆盖着大地。这些螺壳呈宝塔状,质地坚硬,捧在手里,一种久远岁月的沧桑气息扑面而来。有人把螺壳在手心里把玩良久,刚要把螺壳往裤兜里揣,但一眼瞥见地上“螺壳也是文物,请勿带走”的提示牌,只好遗憾地摇摇头,恋恋不舍地把螺壳放回大地……

6月28日,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3年“走进古滇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永远跟党走”媒体记者日活动上,来自中央驻滇及省级主要媒体的记者们,探访了晋宁古城村遗址、石寨山古墓群及河泊所遗址等地,实地体验了考古发掘现场,沉浸式参观了云南考古体验馆,“零距离”探秘那些埋藏在岁月长河里的故事,体验云南悠久的历史文化。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司马迁曾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存在于滇池之畔的地方政权——古滇国。一般认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区域性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但由于史料缺乏,古滇国的历史一直众说纷纭。1956年,随着在滇池东南岸的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及滇王金印,首次印证了古滇国的存在,引起轰动。

河泊所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的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是一处以青铜时代为主体的大型聚落遗址。著名的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便位于河泊所大遗址范围内,距遗址核心区仅千余米。

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2008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对该遗址点进行了详细的复查并明确了遗址属于青铜时代。从2014年开始,省考古所在河泊所区域开展系统的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发现了从先滇时期至滇文化和两汉时期的房址、墓葬、灰坑、沟、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简牍和封泥等大量珍贵文物。

河泊所遗址近10年的考古工作构建了从青铜时代早期至汉代的完整的年代框架和连续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勾勒出云南地区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路线。2021-2022年发现了837枚封泥和2000余枚简牍,涉及政区建置、职官制度、赋役制度、司法制度、民族关系、交通状况等内容,为研究大一统背景下两汉时期西南边疆治理提供了最直接的文字资料。大量出土的封泥、简牍以及高规格的建筑遗迹等遗存证明该遗址可能为益州郡郡治所在,是汉代中央在云南行使治权的考古证据,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2年,河泊所遗址上榜“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同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央视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2023年河泊所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面启动,记者一行来到考古发掘现场时,只见在炽热的阳光下,考古工作人员正各司其职地忙碌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在上蒜一小附近进行1000平方米的发掘,力争找到与封泥和简牍同时期的大型建筑遗存,并对道路进行解剖,以城市考古的视角推动河泊所遗址的发掘。将更加注重考古发掘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进行更广阔的多学科合作,使出土遗物得到有效采集和分析。此外,将采取各种科技手段进行精细化发掘,使简牍等文物在发掘过程中及之后得到有效保护。

而在晋宁古城村遗址,给记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铺满地面的螺壳。据介绍,先民们曾打捞滇池中的螺蛳作为赖以生存的食物,日积月累,大量被食剩的螺壳便在村子周边堆积如山,成为今天破解那段神秘历史的一个密码。

古城村遗址位于晋宁区晋城镇北约5公里的古城村,地处云南滇中滇池盆地东南部冲积平原北端,是云南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先滇时期环形贝丘遗址。遗址先后进行过两次发掘,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保存完整的商周时期的环壕聚落结构,另有土坑墓、瓮棺葬、房址、螺壳堆、水井、石墙基等不同时期的各类遗迹近千处。建立了遗址文化堆积划分为商、两周、明清三个阶段的年代框架,商周时期遗存是遗址的主体堆积。基本弄清了各阶段聚落的宏观形态、功能分区、年代及文化内涵。2022年9月至今年4月,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重点对遗址商代晚期的堆积进行了细致发掘,发现了明确的商代晚期的居住类遗迹,找到了细化土坑墓年代分期的层位学证据。晋宁古城村遗址的考古发掘首次在滇文化核心区发现保存完整的先滇文化环壕聚落,为开展云南商周时期贝丘遗址聚落形态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为探索滇文化起源,追寻古滇文化形成和发展,并最终建立云南滇中地区距今4000年至2500年前后的考古学年代框架和文化谱系奠定了基础。

晋宁古城村遗址是云南高原保存较好的大型湖滨贝丘遗址,也是近年来石寨山大遗址聚落考古的重要发现,因学术价值重大,同时在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和示范,于今年2月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据介绍,今年古城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已经全面展开,将在前两次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遗址北部台地与环壕的准确形制、年代及关系,完善遗址年代序列,复原遗址原始地貌,丰富贝丘堆积形成过程的细节,解释遗址不同时期功能性质的变化及原因,讲述一个更加完整立体的古城村故事。

从证实神秘的古滇国的存在,再到大量文物出土弥补史书记载中的空白……随着越来越多文物和考古发现成果的问世,古滇国神秘的面纱被逐渐揭开,如何推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促进大众对考古的科学认识,不断提升“让文物活起来”的能力和水平,成为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在这方面,云南考古体验馆的建立是一个积极探索。

云南考古体验馆占地约25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考古体验馆。通过考古记、里程记、学习记、探方记、出土记、修复记等不同功能分区设置,以考古工作、古代生产生活、文保单位等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将场馆划分成为若干个主题空间,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多点式触摸屏、全息沉浸式投影、VR眼镜等设备,用于核心内容的展示和体验。让公众来这里学习考古知识、体验历史文化,实现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目的。

据了解,自今年6月10日正式开馆,进入试运营阶段以来,云南考古体验馆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喜爱,目前已服务参观者300余名。7月的团队预约专场已经满额。为给予参观者良好的参观体验,保障考古体验馆现场体验的品质,计划继续以预约的方式,年内再陆续开展120余场活动。  

(载《云南日报》2023年7月15日第7版)


责任编辑:余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