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话农耕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矫友田 发布时间:2024-03-05 11:22:42

每年公历的3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其如此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

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皆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惊醒冬眠动物的并不是春雷,而是天气转暖后日渐升高的气温。这时即使没有雷声,冬眠的动物也会知道暖春已到,当知晓适宜它们活动的季节来临了时,于是纷纷醒来,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不过,“惊蛰”最初的名称却并非如此。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后来因与西汉皇帝刘启的名字相同,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惊”。旧时,“启蛰”“惊蛰”同时使用。再后来,可能因为“惊”字更加生动形象,“惊蛰”一词便广为流传。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的雷鸣最引人注意。不过,我国幅员辽阔,春雷初响的时间有着很大差异。按照一般的规律,这时南方大部分地区已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及其以北地区则要到四五月份才有初雷,比如北京的初雷日一般多发生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摄氏度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摄氏度,沿江江南为8摄氏度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摄氏度,早已是融融春光了。

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民间还有“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之说。

惊蛰节气,是农人安排农事的风向标,预示着拉开春耕的序幕,农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播种。从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惊蛰时节,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渐多,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

而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刚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墑的宝贵经验。

惊蛰期间,在隐隐的春雷声中,蛰伏已久的百虫们纷纷醒来,从泥土或洞穴里爬出来。它们或祸害庄稼,或滋扰人们的生活,令人不厌其烦。

尤其是对农民们来说,害虫更是砸饭碗的“高危分子”,必须清除。故而,才会有“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之说。

选择在虫子刚刚起蛰的时候除之,很适时。因此,在惊蛰的相关民俗里就有许多与驱虫有关的习俗。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民间在惊蛰期间驱除虫害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如鲁东南一带,主妇以炊棍敲锅台,谓之“震虫”;以彩纸、秸草或细秸秆串起来悬于堂屋梁上,谓之“串龙尾”。

河南南阳民间的农家主妇,这一天要在门窗、炕沿处插香熏虫,并剪制鸡形图案,贴于房中,以避百虫,保护全家安康。

旧时,浙江宁波在惊蛰日要过“扫虫节”,农民拿着扫帚到田里举行扫虫仪式,表示将一切害虫扫除干净。

此外,我国民间众多地区还有抖衣物或抖席子除虫的习俗。在惊蛰之日,人们听到蛰雷时,纷纷将席子、被褥或衣物等抖一抖,俗信这样可以经年不受虱子、跳蚤侵袭。

民间驱除害虫,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化学武器”。所谓的“化学武器”就是石灰。民间于惊蛰日撒石灰驱虫的习俗,古已有之。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月令》里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决虫蚁。”

石灰性辛温,略有毒,能吸收湿气,使物体干燥、坚实而不腐败。此外,石灰还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大家就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如江西遂州,早年在惊蛰之日,人们纷纷在屋前屋后的墙基、畜栏、厕所等处撒一些石灰粉末,以杀虫、防虫。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的到来意味着春耕的开始。而在春天里,庄稼生长需要更多的水分,但春天降雨很少,容易出现旱情。因此,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把与庄稼收成好坏息息相关的雷公当成惊蛰节气的一个标志。


责任编辑:泽仁拉姆

上一篇: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