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解决危机或靠国王 自8月下旬以来,泰国局势持续动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导张锡镇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泰国政治危机还会持续下去,平息各方矛盾或许最终只能求助民望极高的国王普密蓬。
泰国国王普密蓬。 广州日报:支持政府的力量往往是农民,反对派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为什么泰国会出现这样大的裂痕? 张锡镇:如今的泰国乱局,可以说是泰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果。泰国传统的庇护制文化在广大农村仍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上层对下层的庇护和下层对上层的忠诚。在大选中,这种社会关系发挥着巨大功能。上层政客借助金钱向下层民众施恩,下层民众自然知恩图报。这就解释了他信和沙马在农村有大批支持者的原因。 但在城市,特别是像曼谷这样的大城市,中产阶级的力量很强大,他们深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对贪污腐败非常痛恨,所以他们一直希望推翻政府。 广州日报:请您介绍一下泰国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军队是否还会像2006年一样,再次发动政变? 张锡镇:1992年以来,泰国军队逐渐淡出政坛,军政权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不受到认可。2006年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实际上是为了平息政治危机,而非长期垄断政权。目前,泰国政局恶化程度尚未达到顶点,军方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将招致强大压力。 军队在目前的危机中保持中立,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于泰国国王的忠诚。没有国王的默许,他们不会发动政变。另一方面,军方也看到反政府势力强大,如果与反政府势力对抗引发流血事件,对军方形象不利,因此,军方宁愿扮演一个两面不得罪的中立角色。 广州日报:请您分析预测一下未来泰国政局的走向,危机如何才能解决? 张锡镇:强硬的沙马不会迫于压力辞职,而民盟也难善罢甘休,僵持局面或将维持下去。沙马政府提出的全民公投的方式并不一定能解决危机。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全民公投能否顺利进行还是未知数,如果民盟发动全国总动员,参加公投的人数太少,会影响公投的合法性。 假如局势继续恶化,最后有可能再度促使威望极高的国王普密蓬出面调解各方矛盾。在位近60年的普密蓬,以亲民、爱民的形象深受广大泰国民众的爱戴。在这种时候,他的某种暗示都会显得特别有分量。2006年的政变就是军队得到他的授意,不过现在国王很难抉择。 广州日报:泰国在仿效西方民主制实践中已走过76年的漫长历程,为何民主制度始终不能在泰国平稳有序运作呢? 张锡镇:第一,依据西方经验,民主是中产阶级成长壮大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政治要求,而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依赖于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泰国的社会经济还未达到这种高度。 第二,民主须以法治为基础。在泰国,上至民选政府,下至民众的法治意识不强,都没有遵守民主的游戏规则。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不适合泰国,我认为他们应该学习新加坡,建设有限度的民主,我称之为权威主义民主。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