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航天员乘组亮相 成长之路全揭秘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9-25 09:22:57

编者:

  人类第一个尝试飞天梦想的是中国人--600多年前的明朝士大夫万户,他坐在绑有47个自制火箭的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想着利用火箭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飞翔的风筝着陆。

  虽然,他的生命随着轰鸣化作了一缕轻烟,然而他的名字记录在人类飞天梦想的起点上。

  600年后,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翻越飞天道路上一个又个障碍,将先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每一次壮丽腾飞,托举起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9月24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

  当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将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是翟志刚(中)、刘伯明(右)、景海鹏。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闻人物:

这是航天员翟志刚

   解密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带着蜡烛头上学

  稳重,能吃苦,独立性很强,善于自己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同学对翟志刚的评价。”张福仁非常佩服翟志刚的毅力:他在学习时遇到难题先自己琢磨,能自己解决的从不问别人,这也许和他能成为航天员有很大关系。 >>>点击全文

  “翟志刚对母校和老师感情都很深,春节和教师节都不忘给我们发手机信息祝福。”徐东升说,作为翟志刚的老师,从神五开始就一直支持他、鼓励他,真诚地希望他能够完成自己的夙愿。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家乡探访记

这是航天员刘伯明

   解密神七航天员刘伯明:农家孩子飞天之路

  “伯明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要说特别的地方,就是特别能吃苦。”在神七航天员刘伯明的老家黑龙江省依安县,当被问及刘伯明的成长过程时,他的父亲和老师几乎说了同样的话。 >>>点击全文

  如今,刘伯明即将带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乘坐神舟七号飞向太空。刘志生得知这个消息非常激动,他说:“没有白努力,儿子是好样的!”

   神七航天员刘伯明家乡探访记

这是航天员景海鹏

   解密神七航天员景海鹏:从招飞落榜到即将飞天

  23年前,当19岁的景海鹏挥舞着保定航校的录取通知书跑到田里,对正在种玉米的父亲说“我考上了”的时候,父亲景靠喜还有点不相信。 而此后的岁月里,景海鹏越飞越高,不仅飞上了蓝天,如今还将飞向“天外天”。 >>>点击全文

  这次景海鹏终于能够代表祖国翱翔太空,景靠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儿子能够报效祖国、为国争光,我们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骄傲!”

   神七航天员景海鹏家乡探访记

  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梯队翟志刚(前左一)、刘伯明(前左二)、景海鹏在东风烈士陵园吊唁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光荣献身的烈士(8月29日摄)。 新华社发(秦宪安摄)

  新闻聚焦:

   神舟七号航天员是这样炼成的?

  “神七”发射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个里程碑。在“神五”、“神六”飞行中,航天员任务主要是舱内操作和太空生活的自我照料。从“神七”开始,航天员活动的主动性大于被动性,对航天员的身体、技术和心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点击全文

   特稿:与“神七”航天员面对面

  他们共同走过了10年的艰苦训练,他们又将乘坐神舟七号携手飞天。

  “神七”发射前夕,新华社记者对有机会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行独家专访,倾听了3位航天员的训练体会和人生感悟。 >>>点击全文

   新华视点:航天员成长路全揭秘

  这是人们已经熟悉的一幕:中国航天员乘坐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火箭与飞船进入太空,在距地球300多公里的高度上开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太空探索任务。

  这一次,就要乘神舟七号飞天的3名航天员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次飞天之旅——在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出舱活动中,他们中的一人,将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印在飞船舱外的茫茫太空之中。 >>>点击全文

   翟志刚:3次入选梯队

  浓眉大眼、英俊帅气的翟志刚,在当空军飞行员时就曾成为《中国空军》杂志的封面“模特”。然而,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点击全文

   刘伯明:“小诸葛”

  教员们对刘伯明评价是,爱思考,爱钻研。在航天员队伍里,绰号“小诸葛”他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问”。>>>点击全文

   景海鹏:永不服输

  “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景海鹏说,“我理解,航空与航天最大的区别在于,航空可以99分,航天必须100分。航空的错误可以弥补,航天无法弥补,航天员必须做到‘零失误’。” >>>点击全文

   特稿:神七航天员全解密

  相同的年龄,相似的体重,相近的身高……9月24日17时30分,当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亮相时,不少记者窃窃私语:“像,真像哥仨儿!”

  其实,何止身形接近,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人在成长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解密一:都是农家娃

  解密二:都爱打篮球

  解密三:都是稳重人>>>点击全文

  9月21日,航天员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从左至右)出席出征仪式。 当日晨,北京航天城隆重举行欢送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赴酒泉发射场。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新闻背后:

  今天,我们更加期盼“神七”的成功。因为科学家告诉我们,航天科技事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广泛而深远,在提高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乃至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方面的作用无法估量。

  向宇宙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开辟人类生存发展新路的需要。由载人航天技术所引发的科技革命,将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领域水平的提高,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将带领人类进入全新的“太空文明”时代。

特稿:中国航天员十年志 载人航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即将起航的2008年里,中国航天员训练已逾10年。

  10年前的1月5日,齐聚北京航天城的14名航天员摘下了空军部队的飞行徽标,换上了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

  从这一天起,他们就时刻准备着,把一个民族的飞行轨迹向大气层外的茫茫太空延伸。 >>>点击全文

   总设计师详解神七飞船新变化

  从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六号飞船,每次都有新变化,但神舟七号飞船是变化最大的一次。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神七飞船的变化主要围绕出舱活动、3人多天、空间实验三个重点展开。 >>>点击全文

   神舟七号飞船将承担六大任务

  神七飞船承担的任务主要有: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飞行任务;在整个 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为有效载荷提供相应的试验条件;确保航天员和回收的有效载荷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地面;飞行过程中,一旦发生重大故障,在其他系统的支持或航天员的参与下,能自主或人工控制返回地面,并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记录与飞船有关的数据。 >>>点击全文

   中国为什么不造航天飞机而造载人飞船?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航天界就造载人飞船还是造航天飞机曾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比较论证,最终,载人飞船方案成为唯一的胜者。为什么载人飞船独受青睐呢?科学家和设计师们提出了他们的理由。 >>>点击全文

   从“神五”、“神六”到“神七”

  “神七”飞天,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突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全文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