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大保障民生投入力度 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在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资助困难学生、优抚救济、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是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助学经费223亿元。 二是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为期一年的特别资助政策,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并扩大国家助学金范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9亿元,彩票公益金安排1.15亿元。 三是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继续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人每月4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伙食补助,补助期限为5个月,中央财政安排资金4.77亿元。 四是从2008年10月1日起,提高部分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141.2亿元。 五是为妥善解决汶川地震重灾区受灾群众灾后基本生活问题,中央财政安排资金25亿元。 六是安排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保障受灾群众灾后基本生活。 七是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八是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灾后购置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最低首付款比例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保持不变。 九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实物配租力度,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十是近日发布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以规范廉租住房和经济适应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行为。(来源:财政部网站) 各地政府频出台救房市行动 中央采取默认态度 为促使楼市回暖及恢复市场信心,近日全国地方政府救市大潮愈演愈烈,继南京、西安、重庆等市之后,杭州市政府出台拯救楼市的“24条”意见,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也贴出了上调补充公积金贷款额度一倍的通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7个地方政府纷纷以减税、推行货币补贴及降低准入门槛等一系列积极的利好政策,以期市场重回健康的轨道。广州、深圳虽没有正式出台文件,但在土地供应规模、限价房上市等方面明显加强了政府的调控力度。 而针对近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频频出台的救市行动,中央采取的是“默认”态度。 与此同时,业界关于政策调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十一”长假之前,全国人大财经委组织一批各领域专家进行座谈,与会的唯一一名地产行业代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提出放松对于第二套房信贷政策恢复的建议。中房协也曾上书国务院要求调整政策,建议将楼市调控主调由此前的“严厉”调控政策,改为“适度控制”,具体政策包括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加强房地产预警系统功能等。 省房协会长蔡穗生认为,现在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政府应坚持“适时微调,因地制宜”的楼市调控原则,尽管政策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但至少能够让行业健康发展。在市场观望气氛渐浓、销量下降、危及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关头,当务之急是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提升交易量,适度松动银根。调控政策要从挤压房地产市场适时调整为促进其稳定发展。 蔡穗生介绍,此前省房协对房地产局势提出的看法及8点政策建议,经提交到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后,其中有4点已被中房协采用并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被采纳的4点建议主要涉及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领域。蔡穗生说,个人购房贷款是银行的优质业务,风险不大,应适当放宽购买二套房的贷款条件,鼓励改善型住房需求。 据悉,目前省建设厅正组织调研组对全省各地特别是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房地产市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相关调研报告及政策建议将于近期提交省政府。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家有关部门或将于年底之前放松房地产政策,以防止目前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下滑,特别是在当前出口受阻和GDP增长形势恶化的背景下,更凸显这一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要从鼓励消费,激发有效需求角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申万研究所在最新房地产行业报告中指出四季度救市的政策将愈演愈烈;而未来不排除中央政府基于保增长目的出台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