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大水电工程向家坝水电站成功截流
30分钟斩断金沙江巨龙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2-29 09:37:57

昨日上午,继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之后,日夜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再次被截断,我国在建的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成功截流。

向家坝水电站位于滇川两省交界处,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开工的第一座巨型水电站,是金沙江水电梯级开发中的最末一个梯级,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之一。工程于2004年4月开始筹建,2006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计划于2012年10月首批机组发电,2015年6月全面竣工。向家坝水电站承建方中国三峡总公司的总经理李永安说,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项目,金沙江开发的水电将主要输往用电紧张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同时兼顾四川和云南。

滇川两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社会各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了截流合龙仪式。11时许,截流开始,11时26分,随着最后一车渣土将龙口处的缝隙基本填平,合龙宣告成功。顿时,彩炮齐鸣,左右两岸的建设者们热烈欢呼,挥舞着彩旗跑到被填平的龙口上面胜利会师,向家坝水电站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昨日,记者在工地上遇到了一对新人。34岁的新郎米进忠是武警水电部队的一名上尉,25岁的新娘张舒在四川筠连县检察院工作。2004年,米进忠第一批进驻向家坝电站建设工地。3年前,他们在金沙江畔相识相恋,两人原定于去年5月结婚,但由于抗震救灾、抢建新滩坝码头、大江截流等工作,几易婚期。最终,他们决定选在大江截流这一天举行婚礼,寓意爱情如金沙江水源远流长。

没有尘土飞扬泥浆四溅 施工区犹如生态公园

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紧邻水富县城,过了县城临江公园旁的金沙江大桥,就进入了绿树成荫的施工区营地。宽阔洁净的柏油路上,不时看得见保洁员的身影。道路两旁的绿地中,有情侣在漫步。这一番与景象和想象中尘土飞扬、泥浆四溅的水电站建设工地场景完全不同,整个施工区几乎接近于一个生态公园。可观看围堰工地和大坝坝址全貌的左岸缆机平台,早已改建成了一个可供参观考察摄影的观景台。

2万尾珍稀鱼放流金沙江

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生活在这一水域中的鱼类。为了保护白鲟、达氏鲟、胭脂鱼3种国家珍稀鱼类及厚颌鲂、长薄鳅、园口铜鱼、岩原鲤、四川白甲鱼等6种金沙江特有鱼类,三峡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施工区内建成了一个增殖放流站。在繁育车间的圆形大水池里,记者看到科研人员精心繁育的各种珍稀鱼类。据悉,就在20多天以前,有2万多尾金沙江珍稀特有鱼类从这里被放归大自然。

砂石输送系统酷似过山车

向家坝水电站马延坡砂石骨料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工砂石系统。5条输送机总长31.3公里,总输送量达到3200万吨,是国内最长的带式输送机。据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姚元军介绍,在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设计初期,由于坝址附近没有符合要求的砂石骨料,只好把料场选在了30多公里以外的太平乡,由此,也就成就了这套看上去高大壮观、结构酷似游乐场过山车的砂石骨料系统。

混凝土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在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的一侧,有一个刚刚蓄满了水的黄沙水库,很难相信,看上去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这一湖水,竟会是利用砂石骨料加工系统排放出来的废水,再加以净化处理后可供循环利用的水。施工区内,除了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废水达到“零排放”,对环境最具污染威胁的混凝土生产污水,也通过一套国内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实现了达标排放。(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