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第一智库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1-31 10:33:40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最高殿堂,中国社科研究和政策咨询的第一重镇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从这里往西不到十分钟车程即可到中南海。这个地址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作为中央直接领导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自建院在 此32年,一直担负着党和国家“思想库”、“ 智囊团”的重任。在美国“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日前发布的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亚洲最顶尖智库第一名,排名“非美国”最顶尖智库第二十五名,再次体现了其在全球智库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社科研究第一重镇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决定于1955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所、哲学所、历史所等13个研究机构相继成立,这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

  一时间,群贤毕至,范文澜、金岳霖、郑振铎、吕叔湘、冯至、于光远、孙冶方、夏鼐、何其芳、顾颉刚、俞平伯、钱钟书等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云集学部,这座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花园”气象万千、盛极一时。

  1977年,浩劫初消,举国上下反思过去,寻觅未来之路。在这个历史时刻,党中央于当年5月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初期,虽然只有14个研究所、100余名高级研究人员,但在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的领导下,全院遵照邓小平关于“中国不仅要建设经济大国,也要建设文化大国”的指示,不仅奋力恢复被摧残和破坏的研究机构,而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积极创建新的研究机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马洪提出,社会科学研究要适应这个转变,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进入新世纪,中央对中国社科院作为国家智库期望提出了更高要求。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明确指出,“要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05年5月19日,胡锦涛同志专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汇报,强调要“进一步办好社会科学院”。

  为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社科院为此实施了“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现有研究所31个,研究中心45 个,含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重点学科120个。全院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中级专业人员1200多名,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和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科研骨干。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以研究力量雄厚、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智库研究的决策咨询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重在理论和决策支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理论”,在中国社科院大楼的一面墙壁上,这16个金光闪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过去的3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以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为己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支持。

  1977年中国社科院建院初期,中央批准该院4种专业刊物复刊。《哲学研究》编辑部于当年年底率先举办了座谈会,批判四人帮在所谓“唯生产力论”问题上的谬论。1978年,在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哲学所率先发起并多次召开全国性理论和实践问题讨论会,组织发表系列文章,出版了印数上千万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文集,并组织学者们到企业、机关演讲和辅导,对推动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发表了大量的经济学论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价值规律、商品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等重大经济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978年10月,胡乔木院长发表了《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人们冲破“左”的思想束缚,认识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1979年,于祖尧在《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这也是学术界最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题发表的探索性理论成果。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市场取向改革”,并开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

  近年来,中国社科院还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积极探索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途径,同时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也积极建言献策;应用对策研究向战略高度提升,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给中央政治局讲课。

  从2003年至今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中国社科院各研究所的代表人物先后登上了中南海的讲坛,如余永定、江小涓、张西明、李林、张宇燕、李崇富、郝时远、李培林、景天魁等研究员。他们分别就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世界就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就业政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世界格局和我国的安全环境,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我国民族史的几个问题等领域进行了专题讲解。(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