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藏族同胞眼中的藏历土牛新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2-25 11:49:10

  2月25日,藏历土牛新年到来之时,一场大雪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装扮得银装素裹,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举世闻名的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扎巴格丹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房子上挂上经幡;身材魁梧的扎西培楚老人站在自家门前,迎接“藏民家访”的游客;阿旺扎巴活佛念起经文,给前来拜年的藏民摸顶……

  在他们眼里,藏历土牛新年意味着什么?

  “过藏历新年是我们一贯的传统”

  阿旺扎巴活佛告诉记者,藏历新年就像春节,全国五大藏区的藏族同胞都过这个节日。他回忆,小时候新年头天晚上,家里人要喝用面块做的粥,里面放上包着羊毛、盐巴、辣椒和糖的“圆子”,吃到盐巴的人不爱劳动,吃到辣椒的人嘴巴厉害,吃到羊毛的人样样都好。家里没有表,听到鸡叫全家就起床,去背回来第一桶新水,要给家里辈分最长的一个先喝。阿旺扎巴活佛风趣地说:“那个时候条件不好,越快过年了心里越急,常常担心吃不到糯米粑粑。”

  阿旺扎巴活佛说,寺庙里主要是念经,从头天晚上七八点钟开始,一直要念到凌晨两三点。过年寺庙里要办法会,各种宗教活动一直持续到藏历的正月十五。等到十六,寺庙里可以放几天假,平时不能大声唱歌喧哗的僧侣们,也可以热闹一下了,还可以玩游戏。

  “藏历元月是宗教上节日最多,也是最吉祥的一个月份。过藏历新年,更是我们一贯的传统。”阿旺扎巴活佛说。

  “如今的新年更有滋味”

  见到扎西培楚老人时已是24日傍晚,身材魁梧的他正在自家门前迎接“藏民家访”的游客。“藏民家访”类似于农家乐,扎西培楚家两层四五百平方的房子,如今是香格里拉最受游客欢迎的“家访”地。24日晚,250多名来自广东、山东、台湾、上海的游客这里尽情欢乐,与扎西培楚的家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藏历新年。

  扎西培楚老人告诉自己,自己马上要67岁了,现在的新年越过越有滋味。扎西培楚老人怕记者不明白,解释说,以前新年开工的时候,农牧民是赶着马牛羊甚至驴子出去转转,现在都换上拖拉机、小汽车了;以前到寺庙里只能挂一小块经幡,现在都买来大大的挂上。

  扎西培楚家的房子是8年前贷款150万建成的,光一个经堂就好几十万。当时他的心里直打鼓,可是女婿坚持要建。如今,源源不断的游客早“替”他还完了贷款,去年家里收入40多万。看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热情的老爷子每晚都要为他们唱上两段。老人说:“以前我在大山里唱歌,白云鸟儿听得见;如今我在自己家里唱歌,全中国听得见,全世界也听得见!”

  “过年也是在传承我们藏族文化”

  扎巴格丹完全可以“颠覆”你对藏民的印象:能熟练的说英语、印度语,普通话更是张嘴就来。38岁的他是“康巴商道探险旅行社”的董事,虽然每年他们公司只接待2000多名游客,但全是国外的高端游客,平均每人在香格里拉停留一周。在扎巴格丹眼里,过藏历新年具有特殊的意义。

  原来,扎巴格丹从小生活在印度,16岁那年才回到迪庆,“在自己的故乡过自己的节日,感觉就是不一样”。如今,扎巴格丹组织了“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协会”,招来10多个藏民家的孩子,学习画唐卡和传统文化。扎巴格丹说:“我们有许多国外游客,过年也是在推广我们的藏族文化。”

  过年了,扎巴格丹带着他的学生们到庙里烧了香,他说2009年自己有三个愿望:继续招收20名学生,办好协会;在丽江、香格里拉和拉萨分别开一家连锁酒店;去瑞士、印度、泰国等国家旅游。(石显尧 李晓翠 人民日报记者徐元锋)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