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工程暖民心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3-17 17:50:20

  房屋低矮潮湿、光线昏暗、卫生条件差、人畜混居,这是从前迪庆州很多农村贫困户住房的真实写照。住房条件的简陋,让贫困群众在村里抬不起头,也丧失了对脱贫致富的信心,他们做梦都想拥有安全、宽敞明亮的住房。近年来随着农村安居工程和地震安全工程在全州广大农村实施,崭新的瓦房代替了原来低矮破旧的木板房、独具民族特色的亮丽装饰让民房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建农房万间,惠高原百姓,农牧民“安居乐业”的殷殷期盼,正在迪庆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维西县记者看到,实施农村安居工程以来,傈乡山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该县永春乡腊八底村有11个村民小组,506户1768人的傈僳族村民散居在海拔近2700米的半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解放50多年来村民们一直都“看山愁、望水愁”,住房既不遮风,也不避雨,人畜同居,“脏、乱、差”是村容村貌最贴切的描述。2003年到2005年,县里安排给村里492户的安居房建设任务,采取每户补助4000元,村民投工投劳,自筹部分资金方式修建的民房,使这里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和人畜混居的历史。在上级部门扶持下,如今村内卫生路家家相连、户户相通,人畜饮水、通电线路进村入户,现在这里几乎户户种植药材,家家养殖牲畜,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九五”末增加了410元,5%的农户购买了各种农用机械,18%的村民和25%的家庭使用上了电话。安居工程的实施还使腊八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城里人在节假日纷纷前来观赏山寨风光,领略傈僳族风情,昔日“鬼见愁”的地方正在大步走出封闭,走向开放发展之路。

  据了解“十五”期间,全州完成农村安居工程投资17755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资金4076.4万元,群众自投资金达13738.6万元。包含试点项目在内,共完成扶贫安居建设1469858平方米,让10578户52060人贫困农户圆了住房梦。其中新建5073户,改造5466户。在五年的实施过程中,全州在财政投资不变的基础上,调动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任务。

  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则是另一项深得民心的惠民政策。我州从2007年开始实施,将用10年时间,分期分批扶持农户进行民居加固改造和重建,到2020年全州民居都将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项目实施两年来,全州已有6000户农户受益。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东坝村村民阿堆就是第一批受益者之一,他家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资金困难,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2007年受益于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在国家补助资金5000元和在村里人帮助下于当年底顺利搬进新房。原来的木板房变为了更加节能、节材的彩钢瓦房,能抵御6级地震。住在新房里他开心地说,要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现在他还参加了乡里的养牛专业合作社,每年卖肉牛就有5000多元收入,脱贫奔小康信心也更足了。

  今年又有好消息传来,根据扩大内需新增项目的安排,国家又为我州安排了2.8亿元的游牧民定居工程补助资金,将解决全州1.2万户游牧民定居问题。目前,一期游牧民定居工程已在三县相继开工,涉及定居房屋建设1000户,共10万平方米,第一批工程将在6月30日前完成。工程将与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和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区的移民搬迁工程相结合,重点考虑因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性搬迁、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附近没有住房或住房困难的农牧民,同时兼顾存在安居困难的一般群众,项目完成后我州农牧民安居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记者 杨勇)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