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县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综述 ● 罗光兰 香格里拉县自开展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以来,抽派的指导员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好各项工作,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促进了香格里拉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组织到位 服务到位 香格里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下派新农村指导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及时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指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乡镇党委管理为主,相关单位和派出单位协助,县委组织部、县新农队办负责省、州级指导员的协助管理和县级指导员的具体管理工作,配备了专、兼职管理服务人员,做到有人员办事。同时,在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安排了第一、二批工作队及指导员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解决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 香格里拉县还制定了《香格里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和《香格里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考核办法》,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请销假制度、费用报销、信息编报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及考核结果的运用等规定和任务。 掌握村情民意 提供可靠依据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既是党委、政府的“政策播种机”,又是群众的“民情直通车”。各下派指导员驻村后,融入农村,深入群众,体民情、访民意,及时了解群众实际需要,掌握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访谈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的真实情况,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两年来,全县新农村指导员共走访农户11635户,完成驻村摸底调查报告928份,制定驻村工作计划368个,调解矛盾纠纷4686起,为驻村提出合理化建议1015条,其中被采纳868条,这些点面结合、内容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实情、掌握政策效应、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广大指导员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和面对面交谈,把党委政府重视“三农”、关心“三农”、支持“三农”的政策传递给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疏通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渠道,架起了党委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连心桥”,增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两年来,新农村指导员共出黑板报、宣传栏1654期,受教育群众达15.4万人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626期。 “点子”工程 促农增收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点子”工程是香格里拉县委、县政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工作的有效载体和主要抓手。“点子”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促使指导员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解决问题。驻村指导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驻村的发展实际,与乡镇、村“两委”班子一道深入了解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选准课题,广泛调研,形成了很多有分析、有建议、有措施、有可操作性、有前瞻性的“点子”。在“点子”工程的推动下,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发展思路得到了拓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将“点子”工程谋在理清发展思路上,放在农村经济建设上,通过落实“点子”,促使村民走上富裕和谐发展之路。两年来,全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出“点子”1015个,涉及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已采用868个。 发挥自身优势 解决群众困难 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树立“一年工作队,一生农村情”信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依靠派出单位的支持和利用各方面资源,努力争取资金,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两年来,香格里拉县新农村指导员共为驻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800多件。通过多渠道共争取资金533.22万元,用于加强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省文化厅歌剧院下派到尼西乡的指导员苏传品同志,回原单位积极募捐善款3560元,衣物500多件,为新阳村贫困家庭送来了温暖;省云天化公司下派到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街道居委会的杨中伟积极向单位请示汇报后,向所驻居委会广大老百姓免费赠送了12吨复合肥;香格里拉县财政局下派到小中甸镇和平村的丁文春向派出单位积极争取了月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项目资金15万元及其他项目资金。有的指导员还自费组织村组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有的捐资赞助贫困学生、有的捐资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捂热了农民群众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