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带头干劲足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6 09:49:21

——维西县塔城镇川达村新农村建设见闻

10月13日,记者来到维西县塔城镇川达村采访。从县级机关选派到该村任总支书记的年轻干部李乐昭在谈到近两年来川达村的发展变化时说,川达村的变化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全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秋天的川达村一派丰收的景象,黄灿灿的玉米和漫山遍野的白芸豆正等待着收获,田野里不时传来快乐的歌声。

上午10时许,当记者来到川达村川达村民小组时,正赶上该村群众建设通组公路和村卫生路。记者在一个工段与一位叫和春福的傈僳族中年农民搭上了话,他说:“我家的工段全长22.7米,村里提供水泥,我们负责准备石料、沙子,并承担铺设水泥路的任务。筹备石料、沙子的任务已完成,再过3天,就开始铺水泥路了。到目前,我家已投入80个工日。”

“承担这么多的任务你们吃得消吗?”记者问。“我们愿意干!苦熬不如苦干,公路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现在苦一点为的是世世代代的甜。”

川达村民小组组长余金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村里的共产党员带头投身公益事业,带头作奉献。在党员的带领下,我们村群众踊跃投身新农村建设。”

当记者来到共产党员和建民家的工段时,他家正在铺水泥路。他说:“我在北京打工,听说村里要建设水泥路和实施安居工程,需要投入义务工,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外出务工的日子让我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差距,其中,家乡交通落后,没有发达的交通就没有发达的经济。”

和建民说,在北京打工,他每天能赚100多元,一个月收入在3200元左右。这次回家的路费花了1000多元。但为了家乡的建设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很值得。

余金桥说:“我们村在外地务工的青壮年有11人,他们听到家乡搞新农村建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赶回家投工投劳建设家园。他们在外打工期间掌握了实用技术,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技术力量,我们村的房屋建设、卫生路面建设中,技术活全部由他们干。”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川达村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14个村民小组完成了农网改造工程和“村村通”工程,修通了公路。其中,12个村民小组完成了卫生路面建设工程和安居工程。

据李乐昭介绍,川达村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少、推进快、效益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组织为了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体现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让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采访中,记者就川达村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了进一步采访。据了解,近年来,川达村通过实施“三建三带三创”党建工程,党在农村的阵地进一步巩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消除了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一大批致富能手通过培养成为共产党员,一大批共产党员通过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一大批带头带领致富的能人通过培养进入村组班子,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成为领导川达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核心力量。

夜幕降临,群山之中的川达村民小组依然没有宁静。运沙石的拖拉机的马达声仍“哒哒哒”地响个不停。村民挥舞锄头时,金属与沙石摩擦发出的声音不绝于耳。马达声、锄头声在晚风中交汇成一曲川达村群众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交响曲。(杨洪程)

责任编辑:鲍江平